临近春节时,村里的小光棍返乡,陆续又带回来三个外省的女孩子。
哇呀呀,这简直是黑山嘴村的大事件了,这些女孩子长得都不,尽管操着地方语言,可是回到家里后,都落落大方,不认生。
帮着男方的父母,干起了家务活,这可是黑山嘴村的一大幸事,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村里的光棍们领回媳妇,成为黑山嘴村这个春节的主题,大家在茶余饭后,谈论了很久很多。
从人们的理念上讲,过日子就是过人,村邻领回来媳妇就是添丁入口,再生几个胖娃娃,这就是给村庄接续香火,是最大的希望。
农村人的思想认知是质朴的,有的人家甚至给董玉明送去了新行李,还顺带着拿了一些豆腐和猪肉。
他们也不想让回乡的媳妇受到委屈,这就是最纯粹、最质朴的乡情,是城里人法体会的。
我发现董志军特别地兴奋,而且他见到我显得格外亲热。
我用我的半勺之脑分析了一下,应该是我劝说老憨叔给孙长富出了力,董志军有利益裹挟,他看着我顺眼吧。
也许,在这些大人的眼里,认为我这个半勺,干了一件聪明人干不了的事,这让他们很吃惊,又很受用。
肯定,在董志军和苏晓娥看来,我这个小屁孩太平庸了,根本就没把我放在眼里。
自从老憨叔加盟后,孙长富特省心,因为技术方面的事,他根本就不用管,老憨叔独挡一面。
有了老憨叔的专业指导,企业产品的出废率低了不少,经济效益开始大幅度提升。
老憨叔选的新采点,原材料的质量高,石材产量也就上去了,这几个月,孙长富赚到了钱。
现在,孙长富和董志军见到老憨叔,都像是见到了娘家人似的,嬉皮笑脸地显示亲热。
老憨叔还是那个老样子,拿人钱财替人干活,不冷也不热。
乡里一把手唐志高的全年工作述职中,把黑山嘴村的石材场和系列养殖项目,作为了重点,有枝添叶地吹嘘了一通。
最后的综合考评,唐志高所负责北旺乡的工作名列前茅,还得到了上级的嘉奖。
产业项目的发展,让各路人等都得到了好处,年底时,唐志高亲自到黑山嘴村,走访慰问群众和企业。
苏晓娥操持两个生意,忙得脚打后脑勺,人显得苍老了许多,不过这娘们现在变得愈发老练了。
她到乡里已经是脚面水平蹚了,和乡里的干部们混得更熟,关系更加亲密了。
腊月二十八那天,孙长富备了一份厚礼,再次登了我家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