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场的前十分钟,李维踢得很吃力。
前三轮联赛的表现不佳,让他变得更加谨慎,这几场比赛里,他只做一个防守型中场该做的事,绝不越雷池一步。
这样的做法,固然让他的表现有了质的提升,但同时,也给他套上了牢固的枷锁。
这枷锁从何而来呢?
就拿那位“帮”了李维很多的米克尔来说吧,被改造成后腰之后,虽然说不上顶级,但效力切尔西的十年间,他一直都是主教练无法忽视的重要轮换球员。
但别忘了,他可是出道时被誉为“非洲齐达内”、拿到了世青赛银球、表现甚至比梅西还耀眼的家伙,可是在踢了十年后腰之后,他再也回不去了,只有在尼日利亚国家队,我们还能依稀看到当初那个中场核心的风采。
而把时间倒回到0607赛季的那个点上,摆在米克尔面前的,是两条路:
作为一个中场工兵,他可以快速成为球队的重要一员,拿到高额的薪水,踢上英超和欧冠,虽然没法兑现天赋,但也不用冒太大的风险;
而选择继续踢他的十号位呢?且不说英超的快节奏对传统十号有多不友好,就假定米克尔可以无缝适应英超吧,那么他也还要顶着违背主教练意愿的压力,更要面对激烈到残酷的竞争(因为在当时的切尔西阵容中,根本就没有前腰的位置)。
当然,假如他真的兑现了天赋,那么他的上限,也绝不是一个中场工兵可以相提并论的。
这两者之间,又该如何取舍?
米克尔最终选择了停留在舒适区。
我们没法评价他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毕竟他在切尔西的十年,拿到了足总杯,拿到了英超冠军,甚至还拿到了欧冠冠军。
如果他选择了另一条路,那么别说这些冠军了,也许他连英超都未必都待得下去。
但我们同样也没法否认,米克尔的选择,让这位“非洲齐达内”,永远地失去了真正媲美齐达内的机会,哪怕那只有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可能。
……
现在,同样的抉择,摆在了李维面前。
继续做一个只参与防守的中场,那么明天他就能去一线队报到了;
掌控攻防两端,成为中场核心,这条路无比艰难,或许今后的每一场比赛,都将变成难以忍受的折磨和挑战。
而李维,已经做出了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