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结婚可是要讲究“四个一工程”的,什么事“四个一工程”呢?就是指一张床,一个脸盆,一个痰盂,一个暖壶。
这可是五十年代结婚必备物品,贾东旭早就打听清楚了,在这个时代结婚可真便宜呀。
进入供销社,里面有来来往往在购买东西的人,柜台上的销售人员也面带微笑的工作着。
贾东旭瞧见一个卖盆类物品的柜台走去,销售员看见他,连忙带微笑的说。
“同志,你需要点什么?我们这东西齐全,包你满意”
“我想买结婚用的物件,你看有点什么?”贾东旭回答道
“结婚物品,那你可必须买我们这的喜盆,结实耐用,这上面还有几个大大的喜字,这看着多喜庆呐”销售员从柜台上拿出一个喜盆,用心的向他介绍着。
“那我要一个盆,还要一个结婚用的痰盂和暖壶”贾东旭看了看销售员拿出的喜盆和后面柜台上的东西。
“好,诚惠你14元”销售员看见贾东旭购买了三个物品,很是高兴,要知道她卖出一样是有相应提成的。
贾东旭拿着购买的物品向另外一个柜台走去,买了2个雪花膏,一把梳子,一盒香皂三根毛巾,还秤了两斤水果糖,这糖就买的一般价位的,光这些就花了他五块九毛,糖为的就是结婚那天发给亲朋好友和邻居的,其它东西基本上买的都是生活必需品。
买好后,贾东旭走出供销社,在供销社旁边的一个人小巷子停了下来。四处查看人,从空间里掏出10斤猪肉,一斤红糖,5斤鸡蛋,6尺布料,蔬菜若干,外加2只鸡。光这些材料就花费了他大概两个月的签到物资了,真不经用。
把这些物资放在带来的背篓里,两只鸡拎在手里,想想这些物资办四桌酒席应该够了。有鸡有肉,在这个时代算比较丰富的,到时候叫雨柱帮自己打理酒席,剩下的小伙子帮忙接亲,这个婚礼算是完成了大半了。
拿着物资,穿过来来往往的行人。转眼间就回到大院,路遇二大妈。
“东旭呀,大早买东西去了呀,哟,有鸡,不不,来二大妈看看你背篓里买的啥?”说着二大妈就上手抢背篓。
他一步一闪,躲开了二大妈伸来的手,他可不敢让二大妈翻他东西,东西只要一经她的手,空气都得少二两油,他这三个月可深有体会的。
贾东旭对二大爷和二大妈的印象可不是很好,想想二大爷工资可不低,二大妈平常也在街道找一点临时工做着。两人的工资完全够一大家子开销还能省点了,为啥他对他们印象不好嘞,原因就是这两口子太偏心了。
两口子生了三个儿子,在这个时代算是可以了。大儿子刘光齐,二儿子刘光天,三儿子刘光福。刘光齐和他差不多大,现在在轧钢厂当临时工,刘光天和何雨柱一年的,还没有找到工作,至于刘广福还在读小学可忽略不计。
二大爷和二大妈可是偏心到姥姥家了,老大当做宝,老二老三是根草。
当时刘光齐初中毕业后没有工作,二大爷可是花了接近400块的存款买了一个临时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