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昨日得到消息,听闻徐洲因为连日暴雨,倒塌了一座山,死伤众多,这么多天过去,为何不见有徐洲递来的折子?”
看那些大臣都起了身,皇上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开口说了徐洲暴雨的事。他的话到后边,直接变成了质问。
昨日欧阳浚走了之后,他也思考了许久。私自开采矿山,又碰上暴雨,导致山体倒塌这么大的事,一连几日,竟然都没有一个人来向他禀告。
也不知道是徐洲的官员胆子太小不敢禀告,还是他胆子太大,觉得自己能处理好这件事,所以才一直压着不报,若不是欧阳浚,只怕到现在他还被蒙在鼓里。
叫他如何能不生气?他这个皇帝可不是白当的,今日上朝只是开口问了原因,还没有开始追究那些官员的职责,是因为他一直在忍着脾气,他倒要看看,那些大臣会如何为自己开脱,
“启禀圣上,此事只怕不是徐洲知府知情不报,是有人刻意隐瞒了下来。只不过雨势过大,那山附近的居民多日等不到救灾物资,才跑到府衙去告状的。”
整个大殿之中,只有都察院右御史郑博荣,在听完皇帝的话之后开口回了他一句,虽然他在徐洲的耳目没有欧阳浚的多,但也将事情打听的了个七七八八。
所以才会在皇上开口质问的时候,做第一个站出来回话的人,还有更重要的是,徐洲的知府是他一早提拔上来的。
他之所以会对这件事如此上心,也是因为不想看到自己的人,凭白因为此次事情受到牵连。再怎么说,这件事也是出在了徐洲,徐洲知府不可能完全没有责任。
“郑大人是如何得知的这么详细的?”
昨夜不管欧阳浚说的是谎话也罢,说的是实情也好,欧阳烨已经将事情了解的差不多了,他今日这么说,也只是想看看众大臣对此事持有的态度而已。
“回禀陛下,老臣有一位远方表亲,前日刚从徐洲逃难过来,据他所说,徐洲山体倒塌之后的前几日,根本就没有一个官差去那里查看。”
“臣的表亲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那片废墟中逃出来的,思前想后的不知道该去哪,便来京城投靠老臣了。这些圣上都可以派人去调查的。”
都察院右御史在听到皇帝发问之后,几乎是没有丝毫犹豫,便将自己得知此事的过程告诉了他,说的还一板一眼的,和真的一样。
他最后说的那句话,也只是为了让皇帝相信自己编造的,一来是因为眼下事情已出,皇帝不会太过纠结起因。
二来是现在救灾才是重中之重,皇帝不会为了他随口说的一句话,再派人到徐洲去调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