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甜饼

繁体版 简体版
一个小甜饼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140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五)

第140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且,科举取士和人才提拔也都在随之发生变化。那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这什么化学呢?

不过………家长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这化学真的是听不懂啊……以后可没办法辅导课业!

【也是在这个时期,门捷列夫终于要出场了。】【门捷列夫是俄国人,名字贼长。】

【他出生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从小就是个天才。所以虽然家里很穷,但是他的妈妈还是特意花钱将他送到了有着良好教育的大城市,圣彼得堡。】

【在那里,门捷列夫14岁就进入了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过了两年,又去了圣彼得堡师范大学学习化学。】

【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担任了副教授一职,教授化学。而且人气很高。】

门捷列夫走入课堂。

课堂里已经挤满了学生,还包括了一些旁听生。

在他讲完课后,学生们爆发了热情的掌声,送给这位年轻的化学教授。这也让门捷列夫感到很高兴,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更热心了。

【当时化学界最火热的事情莫过于各种新元素的被发现,门捷列夫想要给自己的学生们讲授这些这些新元素,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教材。】

【他想,要不自己编一本吧。】

【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门捷列夫对元素之间的规律发生了兴趣。】

【后来,他又出去进修,和欧洲的化学家们沟通交流,参观了很多的化学实验室,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

【1860年的时候,世界上举办了首次国际

化学家代表大会,门捷列夫也旁观了。】来自于德国、法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的约140多名化学家们齐聚一堂。

他们在这里商议一些化学界中有争议的问题,并争取在这段时间里能够达成一些共识。有一天争论的问题是原子量的测定以哪一种方法为标准。

“我提议,就以阿伏伽德罗的测定方法为标准,这样有助于解决我们一直以来的分歧。”意大利的一位化学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附议。”

“我也附议。”

门捷列夫那时候还只是一个进修的学生,只有旁观的资格。他将会议上达成的结果发回给《俄罗斯日报》,并写道——一个新的化学时代即将来临。

天幕下。

孙思邈的徒弟有些不满的道:“也没有说出来到底怎么测定原子的那个什么质量啊!”质量他可以从那个天平的画面推测出来,大概和重量是类似的,也是一种量。但问题是,原子这东西连显微镜都看不到,怎么测啊!孙思邈瞟他一眼:就算是显微镜能看到,你能测出那些微生物的重量吗?

他的徒弟略一思索:“可以先提纯,或者是先分离……”他卡了一下壳,只要能被看到,总有办法可以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