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我总觉得,咱们的方向好像是错了。”许翰沉默了一会儿说。
“咱们公司是医疗器械公司,搞医疗器械研发和销售,这怎么会错呢?”李希亭微笑地看着许翰。
这个老部下跟随他好多年了,人很忠诚而且勤快,思维灵活,点子很多。
“李总,难道,您不觉得搞研发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吗?研发是否能够成功,或者什么时候成功都是未知数。如果不成功,或者拖延个十几二十年才成功,那咱们付出的成本可就大了,而且什么收获都没有。”
“与其这样,咱们不如把重点放在代理上,销售国外的器材,然后,把业务扩大到其他方面,把公司进行多元化发展,拓宽收入渠道,公司的利润也能够随着增加。搞研发的话,万一钻入死胡同,耗费时间又耗费金钱,难道风险不是很大吗?”
许翰用祈求的目光看着李希亭。
这个老领导办事很稳重,不过有一点,他有些不满,那就是太过于专一。他是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的人。
本来这不是什么坏事,可是,搞研发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人家大公司之所以搞研发,是因为,人家有钱。人家只把公司利润的百分之几投入做研发。
而他们的公司才刚成立不久,没赚到多少钱,李希亭把大部分利润投入到研发当中。如此一来,将影响公司的发展。
“铭鹤,你的意见呢?”李希亭并不急于表态,转头问陈铭鹤。
“李总,我的看法和许总一样。我不反对搞研发,但是,我认为,咱们现在还不适合搞研发。咱们公司才成立没多久,还没赚到多少钱。一句话,底子还不是很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李总,您把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研发当中,如果很长时间才研发成功,咱们公司会被拖垮的。”
“与其这样,倒不如按照许翰所说的,咱们先多元化发展,等公司赚到钱实力雄厚了,再拿出一部分钱去搞研发。这样一来,不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三剑客,两人反对到国外拉投资,如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李希亭的计划必定落空。
李希亭一点都不着急,也不惊慌或者紧张。
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慢条斯理的说:“你们俩所说的我都知道,也都想到。研发如果搞不好确实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才要到国外去拉投资。”
许翰和陈铭鹤对李希亭的这句话都感到有些困惑,都不禁抬头不解地看着李希亭。
李希亭停顿了一下继续说:“目前,咱们公司确实把大部分的利润都投入到研发当中,严重影响了咱们公司的发展。但是,拉到投资以后就不一样了。”
“拉到投资之后,我并非把全部的投资都投入到研发当中,而是,只是拿出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比如说10或者20甚至30。”
“总之一句话,拉到投资以后,投入到研发当中的资金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转。”
“如此一来,咱们公司可以一边高速发展,一边继续搞研发。也就是说,咱们两手都抓两手同时都硬,这样一来,咱们公司的发展将会非常迅速。”
“李总,按照您这么说,想要做到这一点的话,咱们拉到的投资必须很多对吗?”许翰问道。
“那当然!”李希亭并不否认:“国外好多公司都是接受外来投资之后迅猛发展的。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像传统企业那种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我们只有接受外来投资才能够更快的做大做强。”
“李总,您说的很对,问题是,国外很多风险投资公司都是追求短平快。都希望他们的项目能够在短时间之内上市,然后,套现利润。像咱们这样的公司,创业内容没有新意,比较传统,他们可能看不上。”陈铭鹤说。
李希亭想了想反驳道:“咱们公司的创业内容是没有新意,但是很扎实,能够长远发展。要知道,技术饭难吃,但是很稳定。他们投资咱们公司等于投资了一只不断会给他下蛋的鸡。既然有利润可图,他们何乐而不为?”
“当然,商场上没有什么事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要亲自去一趟国外,亲自跟他们谈判。”
“好吧,既然李总您已下定决心,我没无话可说。”陈铭鹤语气中似乎有些无奈。
许翰虽然没有强烈反对,却微微低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根据自己已经知道的底牌,陈铭鹤后来离开公司,自己创办了一家生物技术公司。
许翰虽然没有离开公司,但是,后来没有专心做医疗器材,而是去搞房地产,赶上房地产热潮,他开发的楼盘大卖,赚了个盆满钵满。
由此可见,他们俩对专心搞研发还是有些抵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