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到德府时,已过午时。
早早得了消息的德瑾提前在府门口迎候。想着舅舅待自己的亲厚赤诚,德瑾怎能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刚刚立夏,天气热了起来。德瑾在府门飞檐阴凉处,手搭凉棚望向巷子口鱼贯而入的几辆马车。
第一辆马车轿厢宽大,想必是舅母和表妹乘的,车旁有一玉树临风骑马少年,应该就是表哥了。德瑾还是习惯用上一世的28岁年纪看这一世的人,尽管表哥虚长德瑾1岁,她心里还是觉得表哥是个未成年的孩子。
后边则是跟着捆绑了满满的箱笼的4架马车。
“舅母、表哥、表妹,一路辛苦了。”德瑾看着马车刚一停下,便热情地走上前去。
马夫搭起帘子,放好脚踏,德瑾就伸了手亲自搀扶舅母下车。
何青松的夫人是个爽朗干练的人。她刚一落地,就搂住德瑾,笑中带着泪地说,“我的乖孩子,你可是把我们都给吓死了。”
刚一得了德瑾病故的信儿,何青松便策马先一步进京了。何夫人则是安顿好府内后乘马车进京,马车没有马匹快,快到城门时就被回东唐的何青松拦下了。
德家且得要乱一阵子,既然德瑾没事儿了,就先回东唐,再过十日来接德瑾到东唐散心。何夫人觉得这样安排也好,于是又跟着马车回了东唐。
这个事情,德瑾尽管不知,但舅母的情真意切,她感受得到。
德瑾又与表哥何朔阳、表妹何思澜一一见礼。
后边四驾马车是何家带给德府的礼物,既包括给老夫人的营养补品,也有给德瑾的各类外邦稀罕玩意,自然也备了给德珠的添妆礼。德府管家陈忠引着马车从德府偏门进入,停在外院差人看管起来,待何夫人分派好才好拆箱。
德瑾将舅母直接引到了祖母院子去。沿定国公府正院中路,穿过荣盛堂左拐,过了一处垂花门就进了祖母的院子。
德家老夫人此时正在花厅内候着,德家二房媳妇德杨氏带着小女德珊陪在老夫人身边。老夫人特别派贴身的甘嬷嬷出来迎接何家媳妇。
德家老夫人与何青松的母亲阿兰情同姐妹,阿兰去的早,因此德家老夫人待何青松一家就如自己的娘家子侄一般。
何夫人带着儿子女儿见了老夫人自先是礼拜一番,再是关切地问候着老夫人的身体状况。此时的德家老夫人院落里一派亲人相聚的喜气洋洋。
德珠的院子里,则显得落寞了些。
德奚氏抹着眼泪收拾着德珠的嫁妆。德珠明日入宫,虽贵为荣妃但非正妻,一切典仪从简。德奚氏曾想的体面气派的十里红妆也只能提前一天黄昏后悄默声地抬进宫里去。想想一个女子的风光大半在成婚那日,小半在生子时,不免为德珠抱委屈。
“大夫人,大小姐,何家给德珠姑娘添妆来了。”甘嬷嬷带着何夫人来到德珠的院子。
何夫人原本以为添妆的事情不着急,哪成想与老夫人聊着才知道入宫为妃时的嫁妆要提前送进去,因此急匆匆赶来先把这事儿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