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形势从来如此,”杨铭笑道:“不要轻敌,你将敌人当成傻瓜的时候,其实傻瓜是你。”
杨义臣点头笑道:“其实还是顺利的,吐万绪正在渡河,怀义守得三天,我主力便可登陆,瓦岗兵械不足,军纪散乱,并非精锐,想打下黎阳仓,不是那么容易的。”
洛阳周边的四大仓,含嘉仓、回洛仓和兴洛仓都属于新建,与东都一起建成,只有黎阳仓是一直就有。
其中含嘉仓位于皇城东北角,为天下最大仓,洛阳东北方向十来里的是回洛仓,巩县东南,洛河与黄河汇流处的是兴洛仓。
四大仓中,以黎阳仓的防卫系统最为完善,因为它离得洛阳最远,剩下三个仓,本身就是借助了洛阳覆盖方圆六百里的防御系统,本身的防卫并不咋地。
黎阳仓就是一个超级大城寨,比卫县难打的多的多。
历史上,瓦岗军将回洛仓、兴洛仓(洛口仓)及黎阳仓全都攻破了,所以势力才会那么大,眼下一个没有,他能干啥?
只要守好黎阳仓,能把他们饿死。
“大军在外,将领有自决之权,孤不欲过多干预,”杨铭起身道:“诸位暂且各回本部,若有新的军情,再行召唤。”
“臣等告退,”数十位官员陆续离开。
出了大殿,杨义臣凑过去,拽了一下窦抗的袖子:“陈国公,您了解太子,太子从前,也是这么放权吗?”
窦抗笑道:“我不比你了解更多,不过太子所为,确实让人惊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太子亲征,诸将最害怕的不是贼寇,而是太子插手过重,如今从宽放权,他们当如鱼得水,无往不利。”
杨义臣点了点头:“我一直觉得,太子的领军习惯,应该颇仿太平公(这次是史万岁),但眼下嘛,肯定不会这么想了,太子似乎更高一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青出于蓝胜于蓝,自古如此,”窦抗道:“自孙子兵法问世,古之名将皆循其框架,逐步发扬光大,有另辟蹊径者,可为一代宗师,秘书省藏书为古今之最,太子博览兵家典籍,已是大成。”
说着,窦抗瞥了一眼前面不远处的元褒,小声道:“你看河间郡公,与齐王是姻亲,按理说在太子这里应该是不受待见的,但是你也看到了,人家太子对他如何敬重,这份城府,太子未成年的时候就有了。”
元褒,就是元孝整,老元家现在的家主,闺女元阿七嫁给杨暕为侧妃。
这一次他出的粮食,比独孤家还多,让独孤纂非常不爽,我特么跟太子是自己人,你特么比我出的还多,你是不懂人情世故吗?你是故意的。
“自打闺女嫁给齐王,他的性子都变了,孤僻不近人情,唉......身不由己啊,”杨义臣笑道。
这时候,独孤纂也凑过来了:“你们俩在聊什么呢?”
“噢,在聊此番战事,”窦抗笑道:“赵国公此番慷慨,解大军危及,功比平叛了。”
“哈哈.......不敢当不敢当,”独孤纂笑道:“分内之事,分内之事。”
他们俩都是外戚,一个是杨坚的外甥,一个是独孤伽罗的侄子,都是国公,一辈儿人,谁也不比谁矮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