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是好人,杨广是烂人,也是这个道理。
虽然王劭没有获罪,但是杨坚也不准其私下再撰齐史,结果这小子老毛病又犯了,杨广直接一脚把他给踢了。
“这个人现在在哪?”杨铭问道。
裴矩道:“还在京师,前段日子,还去我府上找过我。”
“那行,你跟他打个招呼,有机会了我见一见这个人,”杨铭道。
其实杨铭对这个人兴趣不大,但人家裴矩都把话说出来,你不见见也不合适。
“杨万石的事情,意思意思就行了,我打算让他去东宫,”杨铭路过尚书省,在外面交代裴矩最后一句话。
裴矩心里是不情愿的,但还是点头道:“小事情。”
尚书右仆射,分管民部、刑部、工部,杨万石是被刑部拿的人,归裴矩管。
离开皇宫之后,杨铭去了京郊马场。
这是他们家的马场,杨茵绛和裴淑英合伙办起来的,原先种马只有一百多匹,其中高昌龙驹只有十来匹,但是现在龙驹已经有一百多匹了。
高昌王麴伯雅来大隋的时候,敬献给杨广两千匹上等马,留给杨铭二十匹龙驹,
杨铭被封为太子之后,杨广又赏了一百匹。
再加上其他的马,马场的骏马总数已经超过四千五百匹,而且一直有小马出生。
负责配种的,是杨茵绛从娘家带过来的人,叫杨怀恩,不是弘农老杨家的,而是突厥人,本姓阿史那,是突厥王室的姓氏。
比如东突厥启民可汗,叫阿史那·染干,西突厥处罗可汗,叫阿史那·达曼。
杨怀恩的爹,原本也是突厥一个部落的首领,但是他爹当年是跟着都蓝可汗混的,跟启民是死敌,当年大隋帮助启民大败都蓝之后,十六岁的杨怀恩被当成俘虏送入大隋,做了杨素的奴。
而他爹,后来被启民给处死了,所以突厥他是回不去的。
杨素见这个人特别会养马,于是将此人的奴籍转为良籍,还赐姓杨。
“这匹龙驹,小人专门调教过了,这是马场最好的一匹马儿,殿下试试看,”杨怀恩牵过来一匹通体黑色,鬃毛油亮的大马,将缰绳递给了杨铭。
杨铭伸手接过,然后骑着在马场里绕了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