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銮殿上,作为朝廷最重要的政治活动,自然不可能发生大眼瞪小眼的闹剧。
田大伴走到御陛下尖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微臣有本奏!”一个不入流的官员在金銮殿外的广场上高声喊道。
天启帝威严地看着百官,脸色不带分毫变化:“准奏!”
“微臣一奏前日登闻鼓前刘氏坠楼案!”
“二奏户部衙前抢粮之事!”
“三奏今日宫门外民议之事!”
天启帝闻言皱了皱眉头面露失望之色,他还以为会是他希望的迁都之议,若有所思地看了严松一眼,明知故问道:
“朕也很好奇今日宫门外究竟是因何而起!民愤如此,以至于要百姓纠集一道冲击宫门!莫不是我京城闹起了什么大冤案?”
天启帝说到后面一掌拍在龙椅上,一副盛怒的模样,厉声诘问道:
“你们这些当官的是吃干饭的么!”
天启帝盛怒之下,百官齐刷刷地跪在地上高呼:“臣等死罪!”
但是百官似乎也不想给天启帝继续发挥的机会,只见梅子彧走出队列跪喊道:
“启禀圣上,其实刚才同堂所奏三事的缘由全都是由城南证券行而起,前些日子城南出现了一家店铺以交易股份为名,引得京城众多百姓前往交易购买。”
“但是此店资质不全,交易内情复杂,刑部和顺天府原是打算查封该店的,但是就在刑部准备查抄之时突遇火灾,店中账册、存银全都被烧得一干二净,就连负责人和掌柜的也是不知所踪。”
“再加上匪兵作乱京畿,致使京城粮价上涨,两事相加之下,这才导致了登闻鼓惨案、乱民抢粮、冲击宫门三事!”
天启帝轻轻捻动手指,沉声问道:“如此重大之事,为何朕连一本奏本都没收到。”
“今日是大朝会!百姓们在今天冲击宫门!你们置朕于何地?!”
百姓在朝会之日在宫门外集结,如此重大的事情在史书上必然会留下一笔,也就是天启帝现在身上虱子多了不在乎,若是放在往常必是要兴起大案的!
“内阁呢?内阁也不知道这些事么?”天启帝冷声道:“你们难道连个条陈都没有么?!”
这些百姓必须得得到妥善的处理,让他们自行散去,否则真的演变到冲击宫门那一步,百姓变成了造反的乱民,他作为皇帝杀乱民那就是暴君,不杀那就是动摇皇室威信,所以需要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并且不能是自己背锅。
新晋内阁大学士张庸出列躬身道:
“启禀圣上,事发突然,内阁也是前不久刚刚得知此事,至于条陈...”
张庸又把腰往下弯了一弯朗声道:
“恳请圣上下旨户部拨款援助受到损失的百姓,如此一来民愤可平,待追回赃款之后,户部账目也可清平!”
天启帝闻言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张庸,拿国库的钱去弥补这群赌鬼输掉的账?还美其名曰援助?!
但是不待天启帝出声说些什么,官员队列中又有一个不入流的官员出列跪在地上:
“臣复议!”
山东士族!
又有几个官员出列跪喊道:“臣等附议!”
东林党!
...
陆陆续续,全国各党各派,入流的不入流的,甚至紫袍大员和红袍大臣也不例外,一个个都出列跪在了地上高喊:
“臣等附议!”
整个朝会之上,除了太监和御林军以外,只有严松父子仍旧定定地站在原地,不见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