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就是个粗人,让他带兵打仗是把好手,论智谋,他还不如个乡下教书先生,眼看府里的谋士都没了主意,他只能寄希望于弟弟。
“二哥,这事也好办,主意我在来的路上就已经给你想好了,你要想断了老大动你的念头,你就听我的,第一,写封书信给老大,跟他说行刺一事是你府上的下人一手谋划,与你关,你压根就不知情!”
“这么说老大能信吗?”
“他不信也会信,爹临终前嘱咐过他,不管你做了什么,都不许杀你,这就好比老爷子给了你一道护身符,有他的话在,老大和瞻基都不敢对你做什么”
“好!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就是把娘留给你的朱钗送给老大,我们三个是一母同胞,他看了娘的朱钗就更不会动你了,有娘的信物和爹的遗言,汉王爷,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朱高燧短短几句话让朱高煦紧绷的心舒缓开来,对啊,自己有老爷子的金口玉言怕什么呢,老爷子有言在先,看他老大能把我怎么样?
“老三,要不说还得是你呢,二哥一见着你心里甭提多踏实,老三,老大的身子骨快不行了,瞻基又是个黄毛小子,只要老大一死,我立刻发兵京城夺得皇位!”
“行啊,本来在我心里这个皇位就该是你继承,爹活着的时候就跟你说了,世子多病,汝当勉之,这话不就是说让你努力,老大死了,皇位传给你吗”
“就是啊!可爹谋反成功之后他不承认了,要不我能这么生气吗,你说说老大,干啥啥不行,长得那么胖、性格还唯唯诺诺,哪有一点帝王的样子,老三,二哥起兵之时,你得借兵给我”
“好说,不就是兵马吗,整个彰德府的军马任你处置,谁让咱哥俩的感情好呢!”
“好兄弟,他日二哥登上皇位定不会忘了你,将来大明朝一半归你,怎么样?”
三弟如此仗义,朱高煦也不能小气,大手一挥,当场许诺把大明江山的一半拱手送给三弟,朱高燧听了二哥的话站起身仰天大笑,不过,他并不是高兴的笑,而是觉得二哥的话可笑,他才笑的。
“二哥啊二哥,难怪爹生前说三个儿子之中,你最像他,以前我没觉着,你一说刚才那话,我就在你身上看到了爹的影子,难道你忘了十七叔的下场了吗?当年爹发动靖难之变,手里兵马不够,于是去向十七叔借了八万精兵,走之前拍着十七叔的肩膀说,若是登上皇位,就与他平分天下,可结果呢,爹谋反成功,转头就把十七叔发配到了土地贫瘠、一穷二白的豫章县。你我是亲兄弟,一个娘胎里爬出来的,你就不用把爹对付十七叔的那套用在我身上了吧”
“老三,那你说,你将来想要啥?只要是二哥能给你的,我都给!”
“二哥,省省吧,我什么也不要,我只求你谋反成功不要把我也发配到穷乡僻壤去,我在彰德府待的挺好的,都说君心难测,你此时不管答应的多好,等你坐上皇位的那刻,恨不得将所有藩王的兵权都掌控在自己手里才好,我太了解你了”
二哥的脾性和心思,朱高燧不用猜都知道,要不是他也看不上老大唯唯诺诺、胆小如鼠的模样,他不会一门心思支持二哥谋反的。
“二哥,时候不早,我也该回去了,你多保重吧”
该说的话都已说完,朱高燧片刻也不敢耽误,带领随从动身返回了彰德府,锦衣卫的爪牙可是布满天下,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私下会见了汉王,疑是给赵王府增添麻烦。
送走弟弟,汉王按照赵王出的主意,走到书桌前大笔一挥,嗖嗖嗖给做皇帝的大哥写了封声情并茂、声泪俱下的诉苦信,之后再从抽屉里取出娘生前的遗物,命手下以最快速度将它们送往京城,交到皇上手中。
做完这一切,朱高煦心情大好,吩咐管家准备好酒好菜,又让府里的歌姬起舞助兴,他与属下把酒言欢、开怀畅饮,一点都不担心自己小命会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