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甜饼

繁体版 简体版
一个小甜饼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三章 失控

第三章 失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萧衍最宠信的权臣朱异则认为,长江是天险,侯景不会渡江。萧衍由此迷信长江天险,命令守住长江,放弃了主动攻击侯景大本营的最佳时机。

客观的说,萧衍单防长江的战略,是保守了点儿,但真做好了也不。可是,他选的江防总司令,却大大的有问题。

萧正德。这个江防总司令,已被侯景暗许为皇帝接班人,能给你这个老皇帝搞江防?不仅不防,还调集了几十艘大船,供侯景大军渡江。

南梁当时采石的守将是王质,有个人,却断定王质守不住采石,请求取而代之。

陈昕,在历史上并不太出名,但他老爹却大大的有名,他爹叫陈庆之。陈昕,是陈庆之的第五个儿子,将门虎子,颇擅谋略。

萧衍了解陈昕的实力,同意由他换防王质。然而,等陈昕到采石跟王质换防时,却发现一个守军都没有。

原来,王质还没等陈昕来换防,自己就从采石撤走了。畏敌如虎?还是不被信任的泄愤?不得而知,反正是,他提前打卡下班走了。

如此要地防卫出现真空,侯景岂能过机会,马上率8000余人渡江,乘坐的,正是萧正德提供的船只。

陈昕虽将门虎子,却比将门犬子韦黯下场还落魄,猝不及防,被俘。想到当初自己被陈庆之打得屁滚尿流的景象,侯景恨意顿生、杀心顿起,陈昕被害。

采石被攻占,建康已险可守。

侯景一渡江,先遣军袭取姑孰,一战而擒淮南太守文成侯萧宁,再挥军直扑建康。

自东吴孙皓出降以来,江南地区多年不见刀兵,叛军突然出现,引起一片慌乱。百姓纷纷躲避进入建康城,惊惶失措的军人们争先恐后的涌入武器库抢夺兵器铠甲,建康城内一时混乱不堪。

面对如此失控危局,南梁帝国的掌门人萧衍如何选择?他选择了逃避,匆匆把军权、政事交给太子萧纲,躲起来吃斋、敲木鱼去了。

幸亏,建康城内还有一员名将,能独撑危局。

羊侃,出身于高门泰山羊氏。泰山羊氏的源流,可以追述到春秋晋国公族羊舌氏,至秦末徙居泰山。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伐时,羊侃的祖父,时任任城令的羊规之被迫随名将薛安都(薛仁贵前祖)投北魏。

羊侃父亲,也是北魏官员,但一直教育儿子南朝才是正统。因此,羊侃在北魏虽然官至泰山太守,仍于528年义反顾的回归南梁。

南北朝群星闪耀,猛将中,马槊双的高敖曹算是一号,羊侃则是另一号。

羊侃臂力惊人,所用的弓达到十余石。泗桥上有几个石人,长八尺,大十围即五尺,羊侃抓住它们互相击撞,全部撞碎。

力气大的人多的是,不足为怪,难得的是羊侃身体柔韧性、平衡性惊人,其曾经在兖州尧庙的壁上行走,上到四丈高,横行了七步,身手之敏捷不逊于当今武当的陈师行道长。

武器方面,羊侃善使一条两丈四尺长的两刃矛,舞起来如风火轮般,应者披靡。

如果羊侃仅仅力气大、身手敏捷,那不过就是类似汉初英布灌婴之徒或北魏骁将杨大眼之流的武夫,而事实是,羊侃熟读《左氏春秋和孙吴兵法,堪称文武全器,有后世岳武穆之风。

时年已52岁的羊侃,冷静的观察了一下建康城内的乱状,当机立断,连杀数军人稳定了军心,又将难民一一安排妥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