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甜饼

繁体版 简体版
一个小甜饼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三章 失控

第三章 失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章失控

萧衍,敏锐的观察到了其执政后期南梁地方诸王的势力隐患,因此必须保证自己的权威以予以压制。可是,正在准备要他命的侯景,也观察到了。

548年,侯景在努力备战的同时,也在构筑造反统一战线。同盟者是谁?就是萧衍的儿子、侄子们。

联合萧衍的儿子、侄子们造老萧的反,一定得有大的筹码才行。对亲王们来说什么才是大筹码?自然就是皇位。侯景知道,萧衍太老了,已没几天活头,皇位的诱惑会使梁朝宗室诸王与自己联合的。

侯景先联系了南梁的前太子,已被降为临贺王的萧正德。萧衍将你嫡长子的储君地位废掉实在是荒唐,跟我一起起事,事成后拥你为帝。

然后,侯景四处发檄文,慷慨激昂,直斥梁朝贵族、官吏对广大百姓的残酷剥削,号召大家起来打TH闹g。檄文颇具煽动性。

梁朝宗室诸王,萧衍的子侄们见萧衍年老昏庸,又舍嫡立庶,也都对皇位归属有了各自的期望。因此,侯景南下,正好为这些萧氏子弟提供了借勤王之机、勒兵观变的机会。

548年8月,侯景以清君侧,即铲除奸臣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为由,在寿阳正式起兵反梁。

萧衍得知侯景造反的消息,豪迈地笑道:不妨不妨。待我折根竹鞭,抽他一顿就行了。

侯景作死造反,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萧衍很自信,也毫危机感,在他心目中,侯景手下只有那几百残兵败将,不足为惧。

萧衍胸有成竹,派儿子邵陵王萧纶统大军开向寿阳平叛。

来寿阳平叛?侯景暗暗冷笑,与谋士王伟商量后,有了主意。

548年9月,侯景突然宣布要出城打猎,率军出寿阳城。7天后,奇袭攻下谯州,17天后,攻占历阳。

历阳,就是今天安徽和县,当江淮水陆之冲,左挟长江,右控昭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古代长江下游渡口有两个:一个渡口是瓜州,“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描述的京口和瓜洲,是隔长江相望的两个著名古渡。京口是今天长江南岸的镇江市,瓜洲则在扬州市南部的长江北岸。

另一个渡口,就是横江古渡,历阳与对江采石通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长江的流向由西向东在此改为南北向,故名横江。

自古以来,南北兵家起事发难,历阳必首当其冲。侯景放弃寿阳,攻取历阳,意图何在?

意图很歹毒,这是要对萧衍来个黑虎掏心,直取500里外的南梁首都--建康!

历阳失守,萧衍才开始有点惊慌,环顾左右,只有一名名将值得托付。

羊侃,南梁名将,都官尚书,高昌县侯,北方逃难过来的,萧衍对其极其器重。

羊侃受命,很快给出了平叛对策:掐头去尾。

即,派兵扼守采石,守住采石侯景就过不了江。然后,再派萧纶攻占侯景的大本营寿阳。如此,侯景进退两难,部下乌合之众自然瓦解。

这本是万全之策,然而,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