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闰之,性格温顺,知足惜福,为苏轼生下两个孩子,也视王弗所生长子如己出, “三子如一,爱出于天。” 】
【她与苏轼共同生活了25年,是三任爱人中陪伴苏轼时间最长的。其时苏轼的年龄为33~58岁,王闰之的年龄为21~46岁,这段时期也是苏轼人生起伏最大的时期,她陪苏轼经历了宦海的大起大落,历经繁华与坎坷。】
此时的苏轼只有四十八岁,他难以置信,闰之竟也不能伴自己到老。
犹记得自己身在狱中,性命难保,她为我送衣送食,不离不弃。
初贬至黄州,囊中羞涩,她便与我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变着法子给我解闷,从无怨言。
老天到底为何要三番两次地夺我之爱,他悲痛地望着天幕,不忍再听下去。
【但天不遂人愿,元佑八年,王闰之不幸去世,苏轼亲自写了祭文《祭亡妻同安郡君文》,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
【事实上,苏轼也做到了,他死后,苏辙将王闰之和他合葬在一起,二人生不能“同归”眉山,死后亦要异乡“同穴”。】
苏轼第一次觉得知道自己的来日,是一件如此残忍的事情。
由着相公去找张怀民的王闰之,独自守在卧房中,起初她是悲切的,毕竟被上天宣布了自己死期,换做谁一时间都接受不了。
她放不下自己的孩子,也舍不得苏轼。
但是,阎王叫你三更死,哪能留你到五更呢?
三十六岁的她默默地算着日子,还剩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以让她看着孩子长大,却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白发苍苍的模样。
天幕感受不到他们的悲伤,他只会无情地诉说下去。
【第三任不是苏轼的妻子,更像是他的红颜知己,灵魂伴侣,名为王朝云。】
【王朝云家境贫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歌女,苏轼外放杭州通判时,在宴会上见到了12岁的朝云,便收为了侍女。六年后,纳她为侍妾。】
【她聪颖灵慧,能歌善舞,在苏轼笔下,她是超尘脱俗的神女,是国色天香的牡丹,是淡雅高洁的梅花…】
【苏轼数次遭到贬谪,她都患难与共、誓死跟从。】
【苏轼垂暮之年,被贬到蛮荒之地,再难有起复之望。此前四五年,他身边的侍妾,都相继辞去。惟有朝云不离不弃,陪伴在他身旁。】
【苏轼担心她的身体受不了“瘴雨吹蛮风,凋零岂容迟”的侵袭摧残,反复劝她不要随自己前往。而朝云“不作巫阳云雨仙”,心甘情愿随东坡到海角天涯。】
【可惜,红颜薄命,王朝云最终染时疫病逝,时年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