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一两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根据奴婢以往的经验来看,定是那人得罪了您,所以主子才会杀了他的。”
“得罪……”慕云卿神色怔怔地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倒是想起了昨日宫宴上蔡绅的确有些唐突。
可碍于对方身份特殊,震慑一二倒还好,可若是真的在大梁境内出了何事,怕是北齐不会善罢甘休。
她相信容锦此举是为了给她出气,但除此之外,或许还有其他顺带的益处。
就比如说,大梁势必要就此事给北齐一个解释。
一旦对方不满意,届时铁蹄犯境就算师出有名了。
但此事为难就为难在,蔡绅的死更像是自己吊死的,这就让案件陷入了一个死胡同里,若如此说与北齐国主,人家势必不信,莫说人家不信,梁帝自己都不相信。
好好的一个大活人,昨儿还瞧着美人儿两眼放光呢,回去就上吊自杀了,总不能是被美死了吧。
为此,梁帝很是头痛。
倒是秦氏的死,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因为她不像蔡绅那样没有自缢的动机,昨儿她放走沈临的事儿几乎闹得满城皆知,京兆府又撂下话说若今日不将沈临交出去便要将她带走问话,甭管她是舍不得儿子还是害怕去了京兆府被用刑,因此选择自缢都是说得通的,是以没有太多人关注此事。
短短数月之内,侯府又办起了丧事,不免令人唏嘘。
但这件事,绝非秦氏自缢就能善了的。
川宁侯纵子行凶,如今沈临又逍遥法外,可想而知他本人也受到了牵连,梁帝直接停了他的职,将他手中一切事务暂交沈鸿负责,直至抓到沈临,查明真相。
按照常理推断,一件事当中最大的受益者极有可能就是整件事的受益者,于是,二房便愈发成了整件事中嫌疑最大的存在。
当然了,事情会进展得如此顺利,皆因容锦在背后推波助澜。
梁帝原本打算对沈苍的惩罚并不是停职,是容锦在进宫面圣时故作不经意地提了一嘴,这才给梁帝提了个醒,跟着他又在梁帝为难安排何人接替事务时,推举了沈鸿。
梁帝只当他是爱屋及乌,并未多想。
消息传到侯府的时候,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慕云卿瞅准了时机,向老夫人辞别,她也没找其他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十分坦白地说:“不瞒外祖母说,侯府近来事多,卿儿恐再住下去于名声不好,到时候万一耽误了和小王爷的婚事就不好了,您说呢?”
这样让人不喜欢听的实话慕云卿偶尔便会说,一副完全没把老夫人当外人的样子,这也是为何老夫人总觉得自己能拿捏住她的原因。
这老太太心里也在想,等慕云卿顺利嫁入康王府后也能多多照应侯府,是以只装模作样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舍,却并未死命阻拦。
“哎……原想着你从这府里出嫁,外人看起来也体面,日后王府中人也不会轻易轻看了你去,哪成想会发生这许多糟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