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天和食铺门口边的菜单,又多了一个麻辣烫。
来往的人驻足观望,低头讨论。
“麻辣烫?这又是何物?”刘木匠自从尝过中秋节那天的酸辣粉后,对天和食铺的菜品味道相当期待。
他进入店,找了一个位置坐。
有店员招待他,“客人是一个人吗?”
刘木匠:“一个人,来一份你家的麻辣烫。”
“好嘞。”
上菜的速度很快,刘木匠眉头一挑,体感不错。他坐靠门边,外边的路人站在他的旁边,都等着他吃麻辣烫的反应。
只见刘木匠从夹起第一口,便埋头苦吃,就饭吃了三碗白米饭,他们闻着空气中的香味,咂摸着嘴巴直勾勾盯着。
刘木匠放下碗筷,又喊来店小二,众人以为他要结账了,打算散开人,谁知刘木匠喊道:“再来一碗……呃,另一个配置的麻辣烫,两碗米饭,反正你们送上来便是。”
还能吃?
那得多好吃。
看热闹的那七八个人放心地进入店内,各都点了刘木匠先吃的那一份麻辣烫配置。
麻辣烫的菜都是迎早露在菜地摘的,肉是凌晨屠户鲜杀的,新鲜的菜和肉煮在一块,自然味道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麻辣烫专门配上米饭或面条,管饱耐饿,天和食铺又实惠良心,走的薄利多销路线,回馈的好评居多,一人品尝过后带一帮朋友来,一月不到,来吃趟麻辣烫竟成了周边百姓的习惯。
……
商时序看着近期的账本,意外于点麻辣烫的食客居多,据店小二回馈食客的反应,说是味道美味,上菜快速,有时急去田里干活,来天和店里点一份装进食盒,到地里打开,都还热乎着呢。
有汤,有肉,有菜,最是适合带去干活时吃的,好吃又方便携带。
她翻到最新的流水账,发现不仅百姓喜欢点,一些大户人家也派人来订餐。想来食客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做好味道是硬道理。
不过,她叫来负责送单的店员,吩咐他们,只要是世家贵族的单,就另外推荐一款新菜品。
几个送单的店员皱了眉,“老板,这行得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