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提到如意的名字,赵美兰眼底闪过一点懊悔和纠结,嗫嚅着想补说些什么。
许萍这次生病,跟张如意也有些关系。
十六年前,许萍还是个襁褓婴儿,赵美兰夫妇带着她去打卡介苗,半路发现手包忘在医院了,男人就折回去拿,人贩子从赵美兰手中活生生抢走了婴儿。
那是赵美兰一辈子的噩梦,浑浑噩噩找了两年无果,赵美兰男人从老家远方亲戚那抱回来一个弃养的小女娃,骗她说人找到了。
那小女娃就是张如意,“失而复得”的赵美兰把她当眼珠子疼,从小要什么给什么,如珠如宝养了十四年。
十四年后,许萍从小乡村考入县高,和张如意成了同班同学。
开学第一天送女儿到学校的赵美兰,见到许萍第一面就心狠狠地疼,十六岁的许萍一身不合身的暗色粗布衣裳,明显是男装改的,或许是怕发育阶段身体长的快,衣服特意做大了一号。
瘦瘦小小一张脸,神似他丈夫年轻时,特别是一双眼,睫毛浓密纤长、眼眸深邃明亮,又乖又漂亮。
回家途中越想越不对劲,疑心男人有了外遇的她,改道去了丈夫开办的工厂,连声质问后两人大吵了一架,忽然灵光一闪,凝神对视片刻后,在外一向体面的两人抱头痛哭,赶紧去派出所报了案。
在民警陪同下,他们带着许萍去了省城,彼时亲子鉴定还是新科技产物,能做的地方只有省城一家重点医院有。最后结果一出,让赵美兰心头说不出的惊喜又酸涩。
如意养了多年,她舍不得,然而又不好委屈了刚找到的亲闺女,十六岁的女孩子正是敏感又知事的年纪,也不能往双胞胎那套说辞含糊带过,只能摊开了道出实情。
而许萍被带回家后,刚不过一个星期就出了事,因为一瓶汽水,两姐妹各自隐忍的委屈一触即发,两三句交锋就吵了起来。
许萍嚷着要回家就跑出了门,台风天风大雨大,她又瘦弱从小身体不好,浑身湿透走了大半天到原来的家,一下子就病倒了,接回来后反反复复高烧降了又起,折腾半个月才好全了。
人好了,里头芯子却换了。
许萍从赵美兰手里接过那只小小的口服液,拿近了看。太阳神口服液,这年代还是个稀罕物,一般人家也舍不得常备着给小孩喝。
1988年,曾经只存在于父母口中和滚滚历史中的年代,如今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许萍面前。
许萍坐在黄铜色的皮质沙发上,旁边玻璃门的橱柜里放着一套系着红绳的高脚玻璃杯和一套麻姑献寿的咖啡杯。另一侧靠窗的墙边有一台看着还簇新的缝纫机。
客厅里最值钱的应该是那台新买的彩色电视机,是庆祝张如意考上高中,赵美兰特意托人从大上海买的。方方正正的一个箱子似的,屏幕很小,只有14寸。
许萍僵直地往后靠倒在沙发上,看着眼前常在年代剧里出现的场景,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