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我军兵势是曹军数倍,战将也比曹军多了一倍以上,只要我军集合全部力量,击败曹军易如反掌主公切莫再听信儒生之迂腐言论,贻误战机啊”
郭图这句话就是说给沮授的。
袁绍之所以想放弃白马,死守邺城,就是沮授提出的方案。因为在沮授看来:袁绍兵粮不足这个最大的弊端正是曹军突然发兵的根本原因。一旦袁绍派出大军,曹军必然后退,或是转为防守,意在消耗我军本来就不多的一点存粮,等到存粮也告罄的时候,我军就再无回天之力了。
而守城的情况就不同了,可以抽调出一大半的军队前往其它城市。曹军虽然兵粮比我军要多,但也并非十分富余。期间我军再将抽调出来的军队经北海、平原等郡城渡河袭取曹军粮道,扰乱其后方,迁延一段时日后曹军必退。如此一来,等到七月收粮之后,我军就可全境压下,一举将曹军摧垮
这个主张虽然显得有些消极被动――守城战,难免让城市遭到破坏,并让城市周边的耕地大量被毁――但是,却是非常实用。至少可以让曹军第一军团无所作为,继而退兵。
而第一军团一旦退兵,不再吸引袁绍主力,吴凡的第二军团也就孤掌难鸣。可以说,沮授的这个防守策略一旦被袁绍从头至尾贯彻到底,必然令两军局势发生根本性扭转,七月一到,曹军形势绝不容乐观。
但是,这只是沮授和极少数支持人士的想法,更多的如郭图、许攸等人都是主战:想我袁军起兵至今,哪受过这样的憋屈,历来都是横扫敌军,所向披靡。这样太有损我军声威和气势,令天下诸侯耻笑:被曹军打得像缩头乌龟一样老老实实地在壳里缩着。
况且曹军相比我军,不论兵势还是武将,都差得远了,他们想玩拖延,我军难道就陪着他们拖延吗?我军可以主战啊,追着曹军打,一直把曹军打赶出河北,有何不可?
而袁绍也是在战与守之间犹豫不定,听郭图一说,立即就摇摆了此前的防守想法。沮授看出袁绍的心理活动,连忙起身道:
“主公,为君者应当机立断,坚定军心;切不可朝令夕改,犹豫再三。还请主公坚持既定方案。”
沮授说完,许攸等主战派纷纷起身建言主战。袁绍听得越发举棋不定,最后紧锁眉头叹了口气,摆了摆手让众人不要多言,自己要静一静。
无意目光扫了一眼,袁绍看到坐在下面的刘备,当即对刘备道:
“玄德,以你来看,我军是该战,还是该守?”
刘备此前坐得好似老僧入定一般,纹丝不动。听袁绍叫自己,连忙起身,谦逊道:
“备败军之将,怎堪论断?”
袁绍把手一摆,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玄德不必介怀,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刘备顿首示礼,这才郑重道:
“曹操欺君之贼,明公若不讨之,恐失大义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