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及早知晓命运是如此可怕,如此令人畏缩胆寒的事情。
只是郡主待观中弟子皆和善可亲,独独厌我至深,对我从无只言片语。我不知缘由,多年来始终困惑不解。
我回想濒死一刻预知之后事,复刻过去所闻话本,将沈氏次子身世线索一并写入其中,秘送至永恩侯府,望成为拨转命运齿轮之人,令永盈郡主今生早得机缘与沈氏次子相知相恋,改其命其运。
恍惚间,耳边忽然响起四月里她夜半噩梦惊醒,元策安慰她的话:“我身下有战马,手里有武器,当我面射来的箭怎么伤得到我?除非我缴械投降,原地不动,才捱得上你梦里的万箭穿心,知道了吗?”
可是在那个真正的结局里,他手里没有武器了。
其后皇四子登基为帝,立年号“永宁”,放还永盈郡主出宫,恢复其自由之身。
我于临终悔不当初,死亦无法瞑目,许因执念过深,得上天垂怜,濒死之际脑海闪现浮光掠影,疑似窥见命运转机。
“正是。”张道长颔首,“贫道并不知尊师为何写下话本,也不知话本详情,只受尊师所托,做三件事。”
郡主幽居太清观,别无他事,自此以听话本为乐,令婢女日复一日,翻来覆去诵读。久而久之,观中弟子对此话本几可倒背如流,郡主亦几将假想当真,每每听之必展露笑颜。
我云游归观之时,恰逢话本风靡坊间,见有人到访道观,向郡主求证传闻真假。郡主摇头一笑,答曰:不过世人妄想。
可惜郡主亦是在沈氏次子缴械投降,兵败身死之后才知真相,一切为时已晚。
直至永宁七年隆冬,我感大限将至,油尽灯枯之日,终得郡主驾临我榻前,愿解我多年所惑。
郡主虽如此作答,却亦好奇坊间如何书写二人,可惜此前困于幽暗宫室,双目已无法视物,便令婢女寻来话本,在旁念诵。
这个见微天师当年预言双生子祸国,害元策一生,如今为何又来招惹……
如今答案就在眼前,道长说,这是她和元策的结局,她却忽然不敢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