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考第几?昌平运气不好,正场只考了个十四,他们县学学额才是十二个。”
“我十四,我们县学学额也才十三个。其实只要覆试考好一点,能入府学也挺好的。”顾思回应。
“总归没有入县学好啊。”左惜时表明自己的看法。
院试考的好的人,都会入县学,只有考的不那么好的,才会入府学。
对于顾思来说,县学府学都没差别,只要是秀才就行。他不求入县学,只求不出意外,平安入府学。
反正秀才才是入了科举的门,以后岁试科试乡试都在后边等着,是个起跑线,人生还长,不必介意一时的好坏。
“你家里准备把谢师宴定在什么时候?”顾思在这个时候问。
每年的三节节礼是规定好的,中了秀才要谢师却没有规定。但你都中了秀才了,不去感谢老师一番,实在说不过去,会被人认为没有情义,甚至会被骂忘恩,比不送节礼还严重。
“啊!”说起这个,左惜时就不知道了,摇头,“我都想着成绩的事,没问爹娘,等回去了再问。你家准备定几号?”
“选了两个日子,还没定呢。”
“这次要是昌平能中,想进咱们学馆的人怕是又要挤破头了,到时候也不知道谁运气好能被选上。”
顾思失笑:“能被选上的,靠的可不是运气。”
两人就此聊 起来,左惜时在府城生活十几年,人际交往面广,认识的读书人多,遇到认识的,还会给顾思介绍一番。
倒是顾思没认识几个人,今年来考院试的里正和王爷爷初场都没有过。
等待的日子总是很急,好不容易,差役来贴红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