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悠和杜疆的到来,意义重大,不仅是让李余的麾下多了两个极为重要的人才,而且也让在秦州重建的朝廷变得更加正规。
至于尚书之下的侍郎、郎中乃至员外郎,前来投奔者,多达二、三十号人之巨。
除了六部的官员外,国公也被陶源请来了三位。
分别是景国公张元、荣国公刘文、胜国公刘武。
张元与陶源私交甚密,陶源相邀,他不好不来。
刘文和刘武是亲哥俩,他二人之所以会来投奔,看重的倒不是陶源的面子,而是出于对李余的欣赏。
尤其是秦州之战,李余一举击溃来犯的西番军,着实让两兄弟对李余不得不刮目相看。
最让陶源感到遗憾的是,开国公魏英未能前来秦州。
魏英有给陶源写了回信,在回信中,魏英既并未应允要去秦州,也未明确表示不去秦州,而是以麾下的二十万兵马需要整顿为由,还要暂时留在代郡一段时间。
看到魏英的回信后,陶源也就大概明白了魏英的心思。
他是要再等等,再看看。
等到天下的局势逐渐明朗了,然后再做决定。
这天。
李余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去了军营,和将士们一同参与训练,吃过早饭后,方回到王府。
他屁股还没坐热,黄兆进来禀报,工部尚书杜疆求见。
李余连忙让黄兆把杜疆请进来。
杜疆不是一个人进来的,后面还跟着两名随从,每个人手中都捧着好厚一沓的文书。
李余见状,顿感一个头两个大。
他吞了口唾沫,问道:“杜尚书,你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