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引章却执意跪了下去,眼中泛起了羞愧的泪花:“我不起来,我还没正经谢过两位姐姐的救命之恩,我,我就是只白眼狼!”
赵盼儿原本也是想吓吓宋引章,见她这回是真的改过了,忙往起拉她:“行啦,有什么话起来再说……哎哟!”赵盼儿一时没站稳,失了平衡,竟带着引章和三娘跌成一团。三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扯着你的袖子,好半天才惊魂稍定。她们互相看着对方都鬓发杂乱、灰尘满身的样子,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刚才紧张的气氛一瞬间烟消云散。
一跤跌下来,赵盼儿等人俱是狼狈不已。宋引章一边替孙三娘梳着头发,一边伸脸给赵盼儿,让她用帕子抹去自己脸上的泥点。赵盼儿则正用药油抹着自己手臂上青肿处,这时,她发觉宋引章插在水盂中的一枝桃花颇有禅意,不禁问道:“你什么时候学的插花?”
宋引章没当回事儿地看了一眼,继续给孙三娘梳着头:“前年钱王太妃教我的。”
赵盼儿眼前突然一亮:“茶坊的事,我有办法了。店,还是不要搬了,不过以后可以改作两处,外面的园子加几把桌椅,卖便宜的散茶,用来吸引客人。但店里头,还是要继续卖点茶,而且比现在还要卖得更贵。“
宋引章、孙三娘都惊掉了下巴,比现在还要贵,那还能卖的出去吗?
赵盼儿却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办法肯定能奏效,她兴奋地说道:“钱塘那么多卖茶的,为什么大伙都愿意上我那儿喝茶?为的就是赵氏茶坊品格好,茶名起得雅致,杯盏用得不俗,墙上有字画,园里有野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所以,咱们要想在东京也做好生意,就得扬长避短。引章刚才说她的琵琶不能随便弹,我觉得很对,要是随便哪个茶客都能听到江南第一琵琶名手的琴艺,那还叫什么物以稀为贵?”
听到这里,宋引章已经有点明白过来了,她猛点着头附和道:“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赵盼儿看着宋引章,语速飞快地规划着:“其实咱们三个里头,现在在东京城里最有名气的是引章,所以茶坊的生意,就得全围绕着她来做文章。首先店名得改,得起个既雅致又有意境的名字。以后倒茶添水的事你不能做了,后头没完工的那间雅室再布置布置,你就待在那里头,每日里最多只能弹三只曲子,没事的时候就多插几支这样的花,把钱王太妃的名头用起来!我不信那些文人墨客们不会趋之若鹜!”
孙三娘听到这里,也连连点头:“对对对,陈廉也说过咱们卖的果子,不单得味道好,盒子还得漂亮,我这就去坊市里淘些个什锦盒子,漂漂亮亮地装起来,名字你们来起。”
“等等!”赵盼儿拦住了孙三娘,“别着急干活,为了以后少吵架,咱们还有些话得说明。第一,像今天这样的争执,不能再有了。咱们最好分头管事,厨房采买,三娘说了算;茶坊经营,我说了算;曲艺摆设,引章说了算。其他事务,三个人中只有两人同意,就照此执行。如何?”
孙三娘和宋引章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相比孙三娘,赵盼儿更担心的是宋引章,她的目光看向宋引章:“第二,女人做生意,本来就比男人更不容易,万一这回再亏钱,你们受得了吗?引章,你要做了茶坊的招牌,那么你在乐籍的事肯定会传开……”
宋引章想起顾千帆上回提醒她想在东京立足就不能软弱,咬牙道:“受得了,亏钱也好,有人看轻我也好,都一定要把茶坊开下去!我会大大方方地告诉他们,我是教坊琵琶色的色长!就算有人认出了我,提起我和周舍在华亭县的旧事,我也不在乎!我会告诉他们,被恶狗咬了一口,不能全怪我!生下来就属乐籍,也不是我的错!”
赵盼儿听了宋引章的话,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说得好!”
“就是气势弱了点。”孙三娘拍了拍宋引章的背,自己挺起了傲人的胸部,“得把胸挺起来。诺,像这样。”
宋引章挺直了后背,半羞半恼地说:“我挺了。我只是瘦!”
孙三娘围着宋引章绕了一圈,故意狐疑地说:“是吗?我不信。”
赵盼儿憋着笑,也上来戳了戳:“好像是小了点。”
宋引章又痒又羞地打开她们的手:“拿开,你们怎么这么坏!”但她最终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姐妹三人你追我赶,最终幸福地坐在了一起。赵盼儿温柔地替宋引章拢了拢头发:“引章,现在你真的好了不起,我们两个,都为你骄傲。”
宋引章依偎在赵盼儿怀里,喃喃道:“现在这样真好。盼儿姐,三娘姐,咱们索性一辈都这样好不好?永远不嫁人,永远姐妹情深,一直这样相互护持到老,好不好?”
看着宋引章满怀期待的目光,赵盼儿一怔,她眼前突然浮现出顾千帆英俊的面容,但宋引章的眼神是那么的可怜与祈求,于是,在和孙三娘对视一眼后,她点了点头。见赵盼儿和孙三娘都点头答应,宋引章露出了前所未见的欢快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