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朱高煦为此事没少担心。
毕竟傻子都能看出来,他所做的这些事情是为储君做准备的。
而朱棣这样的人,肯定是最不喜欢有人在他后面搞小动作了。
后来朱棣一直没有所行动,朱高煦提心吊胆,至始至终心中都压着一块大石头。
现在知晓了此事,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所以啊,父皇知道陈瑛与我的瓜葛,却还要尽力护着陈瑛,若非中意我,又怎会做了这些?”
虽有些牵强,但不得不说还是有些道理的。
丘福沉默片刻,微微点头道:“若这样说的话,岂不是说陛下距立储君的时间不远了?”
其实这是肯定的,朱棣都已经即位两年时间了。
即便朱棣当今龙精虎猛,还正值壮年,但储君乃国之根本,不宜长时间空虚。
最关键的是,储君一日不立,就容易引起招致夺嫡之争。
后朝的的九龙夺嫡可是间接拉跨了康熙朝的经济的,若非雍正的励精图治,可不会有后面乾隆盛世的。
朱高煦连连点头,丘福则出言叮嘱,道:“尽管如此,殿下仍还当小心,不可随便妄动,免得惹陛下的不快。”
武将开疆拓土,文臣治理天下。
走到目前这一步,他们武将的作用已在逐渐消退了。
储君之争上,他们所占据的优势本就很小了,朱高煦若再做出不快之事,指挥让他们所存在的优势更少。
朱高煦摆摆手,干劲十足,踌躇满志道:“丘叔不必太过杞人忧天,父皇本就是好争斗之人,自也喜欢敢争敢斗之人,父皇铺了这样的局,说不准就是期待有人出手呢,错过了这个机会在父皇那里或许就少了分量了,丘说不用操心此事了,我过来就是与丘叔分享一下好消息,之后的事情我去想办法吧。”
丘福的沉稳,在朱高煦眼里变成了畏手畏脚。
既然丘福如此不堪大用,朱高煦也没必要非得用丘福了。
现在的朱高煦满怀豪情,已做好大干一场的准备了,任何人都拦不住他了。
丘福跟着朱棣身边的时间也不短了,对朱棣的了解绝对要比朱高煦多很多的。
朱棣是武夫出身,但却也是有文人的权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