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相比作诗的即兴,赋作的题目,就非主司率意所拟,一般取材于大经、中经、小经共九本儒家经典。
所以,别看进士科帖经只考大经两本以及《老子》一本,实则不学习完朝廷规定的读书课本,根本就无法应对科举。
此次赋作题目:南风之薰赋。
刘辰星一看即知,出自《礼记乐记》疏引《孔子家语》。
会取材礼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第一场考试帖经,就才考了《礼记》,赋作再考《礼记》,当属意外。
然,时人重视《礼记》,在学习的次序上,《礼记》就居于各种典籍的前列,此正是:礼也者,御人之大,故首于群籍而讲。故,赋作再考《礼记》又是情理之中。
另外,《礼记》内容庞杂,且无系统,但涉及儒家的人生哲学、教育理论、音乐理论,对国家和社会制度的设想、各种具体的礼节等,不仅是记叙了一些礼节仪式,而且详细阐述了各种典礼的意义和制礼的思想,可谓透彻宣扬了儒家的礼治注意。
在刘辰星看来,若能读透《礼记》,即可通过它全面理解儒家的思想体系。
其实在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历史课上就有教过,儒家思想的主张就是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
又自古以来,“马屁文化”在天朝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一样,源远流长。
由此,提炼出两个关键词:礼治和夸捧。
然后,就以“南风之薰”为题引,紧扣两个关键词,展开一篇赋作。
说来这很像她在现代写的广告方案,分析之后提炼出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定位,然后再延展开来。
刘辰星心中已有思路,接下来便是在草纸上开写。
南风之薰,意为南边吹来的和煦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