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现在只是想赚钱,但凡事论迹不论心,若是能因此推动灵毓女学在大景朝的发展也是极好的。
只是灵毓女学毕竟是妻子时晗雪的产业和心血。季兴邦不能代替她做主,擅自答应各位县令大人。
于是季兴邦让大家在府城稍事休息几日,等他和时晗雪商议好之后和大家谈这件事。
季兴邦与时晗雪二人听完这个消息之后,在家中商议了很久。最后他们二人为了把控灵毓女学品质,决定情愿缩小步伐,也不愿意坏了名声。
做出的方案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若是哪个地方想要挂灵毓女学的牌子,成为灵毓女学分院的,那里的山长必须是时晗雪选定的女官或者是她熟知的人。
这个山长会在京城或者是临汾府或者其他地方招募一批自己的班底,然后带到那个县、那个府去开办灵毓女学的分院。
分院开办之后,县令大人以及其他投钱一同开办灵毓女学的人需要实际付出每年的维护学校的银子,并提供学校的场地和校舍,同时也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每年可以从学费里面分红。
但是县令的家人以及其他当地府县的富户和乡绅们,只有出银子和拿银子的权利,完全没有干涉女学办学和招生的权利。
也就是说新开的灵毓女学里面招哪个女学生,不招哪个女学生,给哪些女学生免费等等各种全都由分院的山长,也就是时晗雪自己指定的人决定。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时晗雪的权力大出资少,县令大人们出资多权力少。
这并不是季兴邦和时晗雪两口子太过于贪婪,而是因为若不能牢牢把握住权力,就会使得灵毓女学这块牌子烂掉,伤了时晗雪自己的根基。
等到季兴邦和时晗雪将他们的意见说出来的时候,十个县令刚开始非常的不满。
他们自然知道灵毓女学就是一个能下金蛋的母鸡。但他们原来的想法是借鸡生蛋,将灵毓女学这块牌子借过来,他们就可以不断的从中敛财收钱了。
可是按现在这个规矩定下来之后,所有的山长都是时晗雪自己选定的,他们岂不变成为他人做嫁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