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芯,你回南城了?”
岑芯:“没大没小,叫姐姐。”
郎荣轩自动忽略姐姐这个称呼,“你回来怎么不和我说呢,我好去接你,要不是在我妈的演奏会宣传海报上看到你也是邀请的演奏嘉宾,问我妈才知道你回国了,我还不知道呢。”
景向蓝下周日要在南城艺术中心举办一场古琴独奏音乐会,邀请了岑芯过去重奏。
郎荣轩激动的发过来一段语音,他比岑芯小三岁,岑芯五岁拜景向蓝为师,他算是岑芯看着长大的,两人关系一直都很好。
“不是什么大事,你不是还要上课吗?”
郎荣轩:“我现在大四,早就没课了,现在在实习,昨天在老爷子那里,还听老爷子念叨你呢,巧了,你今天就回来了。”
岑芯盯着手机屏幕,有些晃神。
能念叨她,被郎荣轩称之为老爷子的,也就郑老先生了。
郑老先生是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岑芯能得到他的指点,完全得益于老师景向蓝,景向蓝不仅是郑老先生的学生,按照辈分,她还是郑老先生的外甥孙女。
大二那年暑假,景向蓝带着她和另外几个学生到郑家拜访郑老,郑老醉心古琴,多年来一直不停的对古琴谱版本进行改进,她跟景向蓝学的是郑老早期琴风,景向蓝希望郑老先生能够指点她的学生,那天景向蓝带去郑家的有四名学生,经过交流,郑老先生最后只留下了她。
郑老教学生弹琴,喜欢集中精神教学,他要求岑芯最少住在郑家一个月,闭关学习古琴。
能得郑老指点已是荣幸,在郑家住下,随时请教郑老,对岑芯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那个暑假,她都待在郑家。
郑家别墅一楼玻璃阳台前有一个小花园,花园里有一颗代代桔树,到了秋天便会结满橙黄色的果子,往年的果子依然不凋落,几代果实同挂树上。
那颗茂盛的代代桔旁有一架秋千。
岑芯就是在那里遇到郑霄的。
他是郑老先生的孙子,郑家书香门第,到了郑霄父亲那一代,不愿意跟随老爷子学习古琴,开始从商。
那时郑霄已经搬出了郑家老宅,郑家只剩下郑老先生和佣人,每日午后休息的时候,郑老便坐在玻璃阳台的藤椅上,喝上一盏代代桔树上摘下的花制成的花茶,与她聊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