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当然是魏豪让孙景林去调查的,他办事向来都让魏豪放心。
汪正海见到价格谈拢之后也放下架子,对着魏豪说道:
“我的底价,本来就是两万块钱左右的,其中一万五,要给工人发工资。”
汪正海心里也是无比感慨,魏豪对他的心理掌握,以及酒厂的价值预判,居然如此精准。
刚好就在他能接受的底线上拿钱买走酒厂,这个将酒厂经营三十年的老人。
签署合同之后,也是叹息着旧时代的落幕。
“在以前界江酒厂,真的很有名的,就像是界江市唯一的闪亮明珠,可惜后来……”
不用汪正海去说,魏豪都知道当年发生的故事,就像是御膳斋一样。
旧时代的人们,没吃过、没喝过好东西,也缺少竞争,人们没得选,这才生意好。
等到时代发展起来,再冒出来几个竞争对手,都不用商业竞争,界江酒厂自己就没法坚持下去。
魏豪念及至此,也是不准备再用界江酒厂的名字,毕竟这不是什么好印象。
估计界江市人们的普遍印象里,想到界江酒厂,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难喝。
想到刚才汪正海口中提到的闪亮明珠,魏豪当即想到新名字,缓缓说道:
“界江酒厂,就改名叫做塞上明珠吧!”
魏豪之后又去了酒厂,给工人们发了拖欠的工资,但是没有让他们走人。
毕竟魏豪之所以自己来发这笔工资,就是想要留下这些工人。
界江酒厂主要生产白酒,在意识到自家白酒难喝以后,也不是没有改过配方。
但是就像是魏豪前面提到的,界江酒厂的白酒难喝,已经在人们心里留下刻板印象。
实际上魏豪尝过界江酒厂的白酒味道以后发现,也没有那么难喝,甚至由于时代的沉淀。
用来发酵白酒的酒曲经过三十年的沉淀,味道还别有一股韵味。
魏豪本来还准备请酒厂的研究师更改配方的,在发现白酒的味道不差以后,当即只决定改名字和包装。
下午又让孙景林去工商局注册改名的事情,又在玻璃厂、印刷厂拿到新的包装。
新的包装采取的是蓝色款式,夏国人们印象里常见的喜爱颜色是红色与蓝色两种。
茅台就是采取的红色,喜庆,目标是中老年群众,魏豪采取的蓝色,目标就是青年群体。
因此在瓶子的材料上,也是以玻璃,而非瓷瓶为主,款式也是竖直的玻璃可乐瓶模样。
做完这些,在魏豪进城的第三天,一个崭新的塞尚明珠酒业,就正式成立。
只是现在商品有了,想要将商品销售出去,无疑也是一个问题。
白酒不像是魏豪以前做的生意,只有大量销售才能牟利,这也就意味着普通的营销是无效的。
常见的宣传方式,是电视广告,只是这个花钱太多,几万块钱,勉强上个几秒的广告。
魏豪手里剩下的钱就八万块钱,生产白酒、包装、工人工资这些加起来的成本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