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是强身健体,具体可分为两步:
第一步,锻炼肌肉,强化筋腱,骨骼;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
第二步,强化五脏六腑,如练习长跑、游泳的呼吸法,可大幅增加耐力、心肺及消化能力;
肌肉篇里说道,人体肌肉众多,但并不是在筑基期都要炼到,需要锻炼的主要是能受意识支配的肌肉,在西医里这东西叫做随意肌,而在武道里则被命名为有效肌,杨东望大概了解了下,就是以前健身教练喜欢显摆的那些,比如胸大肌,腹肌什么的;
至于另一种肌肉则是不受人的意识支配的肌肉,叫不随意肌,比如运送食物入胃的肌肉;还有一种为心脏所特有的心肌,这些肌肉在武道筑基里不用刻意去练习。
杨东望大概明白为什么这么分了,武道筑基,毕竟针对的是连武道入门都还没有达到的初级学徒,这个阶段也就是以前的科学健身的加强版吧,所以它能锻炼的部位是有限的,为了好听,我们说我们只锻炼这些,其实是只能练到这些。
至于后面那些心机什么的,学徒们不想练吗?
当然想啊!
只不过在武道筑基时期练不到而已,他们没那个本事,所以武道筑基意思就是科学健身,嗯,超级加强版。
杨东望表示,懂了、懂了。
至于那个什么呼吸法,听着还挺高大上,但是据他估计就跟那些长跑运动员的规律呼吸法一样,几深吸几浅呼、几浅吸几深呼这些,只不过不知道随着武道的逐渐进步之后,会不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变化。
但武道筑基的内容并没有像它的名字一样听着这么高端,倒是让杨东望明白了一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觉醒者)直接跳过了筑基,直接进入了开脉化气阶段。
原因就在于武道筑基并不是武道入门(开脉化气)的必要基础,但是国家为什么要把这个阶段提出来,而且给了这么个名字?
杨东望猜测这个筑基过程很有可能是影响的,是后面的境界,比如说武者的这个上限。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最重要。
并不是说基础打偏了,我们就不能盖楼,而是说不能盖高楼。
杨东望越想越觉得他这个猜测是有道理的。
所以并不是说你不筑基就不能够武道入门,如果筑基的作用仅仅是这样的话,杨东望反而觉得它没有什么重要性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