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大致地说着,凝了凝眉心,又道:“哎,可惜鸭子找起来也不易啊,就这一床的鸭绒,都快要把坞堡上的鸭都给薅秃了——我这想法还是有些不切实际。”
顾淑琴听得十分细致,被这新奇的理论完全调动了兴趣。
鸭绒?鹅绒?
能用鸭绒鹅绒做成被子?
这她还是头一回听说。
关键是她现下还躺在这样做出来的被子里,享受着鸭绒带给她的轻薄和暖意。
这……
就莫名觉得温情的脑子绝对不是一般的脑子,太想得出了。
且想一出还能实现一出。
她惊得一时都不晓得该说什么。
温情接着说道:“如果能有一个专门的养殖场就好了。”
“嗯?”
温情怕顾淑琴听不懂,解释道:“就是那种养殖鸭子鹅的地方,等到鸭子成熟,除了能下鸭蛋外,拨了的鸭毛经过精挑细选,留下鸭绒,做被子,做保暖的衣衫都可以,拿出去卖,最后再来个老鸭煲……从穿的,吃的,鸭子的价值立即提现出来了,简直就是一条龙服务。”
一只鸭子都能被温情说得那样清新脱俗。
顾淑琴是从心底里佩服温情!
但是……
“真的可以做到这样?”
“什么真的可以这样?”
“就是你……刚刚说的鸭子的……价值?”说到价值时,顾淑琴顿了顿语气,觉得这些都是可能又不可能的事情,这种想法像是无数只蚂蚁钻进她的心窝似的。
温情躺着有些累,侧着看向顾淑琴,点头应道:“当然可以,但是万事开头难。细细算起来,这些事情都是十分漫长的事情,比如说养鸭子,养熟一只鸭子需要三个月,三个月后得找人剥绒毛,是活着剥不影响它们继续再长毛,还是死了剥是个问题,毕竟我也没养过鸭子,需要去实践或者找养过鸭子的人去问问,如果能继续生长,那鸭子得留着再长,长到下一批再剥绒毛…这肯定是有具体操作方法的。接下来就是做老鸭煲了吧……鸭蛋自不必多说,这老鸭煲做起来了肯定得找个酒家,做出名声,这些都不是易事。但是有想法总是好的嘛,说不定实现了呢?”
顾淑琴将她的话在脑袋里过了一遍,她不知道的是这就是一个产业链,不仅创造了经济,还能促进就业,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但她却觉得温情说得每一句话都很在理,且这件事情是有可行方案的。
顾淑琴心潮澎湃,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应该做些什么,但具体怎么做还需好好想想。
她岔开话题问道:“这棉花怎么会突然涨价?”
温情说:“我细细问了华毅,华毅的意思是匈奴那边货不多,物以稀为贵。不过具体的,我也再叫华毅暗中查查。”
“你的意思是,会不会像祈家那般…”
“祈家是靠绣坊发家的,不无可能。我想到鸭绒,就是觉得多找些路子多发展条道,总归是有识货的人的。”
“温情,你是说我吗?我好识货,认识了你。”顾淑琴突然煽情地来了一句。
温情紧跟着笑了起来,“所以你的意思是我是好货?”
“有那么点意思。你是千里马,我是伯乐啊!”
“……”
两闺蜜聊得很晚,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直到岑夏进来催促两人很晚了,温情大约是怀孕了,的确是困了,打了个哈欠朝着岑夏说知道了,才闭着双目沉沉睡去。
而顾淑琴却是睡不着了。
夜色里,她的眼睛发着光,听着温情细微的鼾声,盯着帐顶,思绪渐渐飘远……
…
…
日上三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