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看着众人,脸色渐渐地凝重。
“我大唐以武立国,以德服人,以能治国,然则如今我大唐却并未真正的气吞天下,只因边疆未平,特别是东边高句丽和西边突厥与高昌各国,虎视眈眈。”
“朕不久前平了东突厥,依旧有西突厥和高昌等国虎踞龙盘,今有平灭东突厥之威,使得他们不敢再犯,暂且不论;然高句丽却始终是大唐的心腹大患,该如何应对日益强盛,却不服管教的高句丽,始终是朕的心病。诸位,可有良策?!”
考生们被这么一问,顿时问懵了。
只有那么三两个神色淡定,甚至心中狂喜。
他们家里有长辈当高官的,甚至有一个人远房表叔是唐检,那可是大唐曾经的吏部尚书,如今的鸿胪寺卿。
耳融目染之下,他们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高句丽和大唐之间的关系,也知道大唐如今对高句丽的态度和一些应对之法。
此时,正好用得上。
大多数还是跟李白一样,两眼一抹黑。
虽说李白的老爹也当官,可根本接触不到这种国政问题,更加不可能给李白讲解。
李白又年纪轻轻,精力都在诗歌和书法,还有剑法修行之上,对于国政根本不关心。
为此他此时懵了,也慌了。
因为,他不会。
抓耳挠腮,也不会。
两炷香很快就过去了,李白最后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写了一篇策文。
跟着大众交卷。
而考生们也是在场内焦急的等待着,看着考官们埋头批改,跟着他们的神色,心情也发生变化。
即使是李白,也不例外。
考官们看到好的策文,会忍不住微微点头。但是,看到差的,或者胡言乱语的,也会忍不住摇头,一脸失望。
他们,心情也因此而变。
很快,所有考卷都批改完毕,就被送到了皇帝李世民的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