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科技展结束之后,秦奋只带着签下的合同就返回了京都。
至于那台光刻机,已经被一个盛海本地的客户买了下来,但是秦奋知道这个客户其实并不简单,毕竟他们对于光刻机的报价是一个亿。
对方能好不犹豫的买下,就说明对方背后是有着强大的支撑的。
秦奋能想到的就是除了国家,还有谁能有如此实力。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秦奋心里也明白,像他们这种民营企业,国家也是会给予支持的。
而通过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要是被别有用心的外国人知道的话,又不知道会掀起什么舆论邪风。
不过秦奋并没有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因为他们有了这笔资金,接下来的研发也就不用担心太多了。
回京都的火车上,因为心情大好,秦奋还是第一次美美的睡了一觉。
旁边的徐大彪则是时不时的要掏出那些合同,仔细的看一下,似乎这一沓合同就是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
但是两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回京都的时候,远在大洋彼岸的一个国外的芯片生产公司办公楼里,一大帮子高层正在开紧急会议。
“找人好好查查这个华芯科技,到底什么来头!”
“董事长,会不会咱们的研究成果被盗了?”
“应该不是,听卡尔说他们的光刻机从设计到结构都跟咱们的不太一样。”
“那咱们怎么办,研发组那边卡在203nm上可是有一段时间了。”
董事长想了想,然后对大家说道:“研发组那边现在什么进度,要是还没头绪的话,那就换个思路嘛。”
……
与此同时,华夏科技研究方面的专家都被集中到一起,正围着“华芯一号”按照从华芯科技那里获得的资料,正在对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做着拆解的研究工作。
因为秦奋并没有做什么技术封锁,所以国家也很快就复制出了一模一样的光刻机。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看着眼前的光刻机,激动的说道:“华芯科技这次的贡献可是非常大的,国家得给予重视,资金上的支持必不可少,当然人才上的支持也得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