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这位重量级人物不仅考中了文状元,而且还熟读兵书、武力值超强,考中了武状元。
李乾这半年来虽然在努力学习如何处理政务,努力读书,但要和这两位比起来……
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门外寒风阵阵,两个学霸也聊得渐渐入神,话题也越来越高深,颇有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
“‘道’为体为纲,‘法’为用为目,二者并重,方可大治,缺一不可也。”
王华学问高深,又年长十几岁,此刻更盛年轻的郑冠一筹,他缓缓阐述着观点:“道之精微之蕴,法之制作之详,存乎一心……”
郑冠也不断点头,时不时地还能指出王华话里的漏洞,并且提出疑问。
但另一边的李乾却已经听的非常吃力了,都快两眼犯迷糊了。
“妙啊!”另一边的郑冠惊叹无比:“说实话,来京城之前,小弟本还想着能考个状元回去。”
“但考完乡试,认识了德辉,这才知道我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大乾的英才还真是数不胜数!”
王华笑着摇摇头:“勇绝,你今年才多大?刚到加冠之年而已。”
“我在你这年纪的时候还只是个秀才而已,以你的天资,只要再钻研几年文章,等下一科或者下下科会试,考中状元定然不是空话。”
“而且今年也有几个学问高深的举人也要来参加会试,比如那个卧龙先生,我也不能胜过他。”
郑冠却是摇摇头:“还是不等了,今科就考吧。”
“我算是想明白了,大乾这么藏龙卧虎,躲开了今科,下一科可能也会碰上厉害人。”
李乾却不会参与这对顶级学霸的意气之争,对他来说不管谁中了状元,都是给他打工。
不过王华的话倒是让李乾有些好奇:“德辉,你见过那位卧龙先生?”
王华点点头:“来京城的路上,在上洛郡见过一次。”
“真的?”连郑冠都是一惊,一副极为感兴趣的样子:“那人如何?学问比你还好吗?”
李乾也悄悄竖起耳朵。
如今满朝的大臣都在寻找诸葛亮的踪迹,没想到却被王华见过。
王华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想那天的相遇,过了半晌才吐出两个词:“儒雅温厚,冠代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