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两人杠上了,而是这管事单纯的怒不可遏。
包拯似乎就住在那小院子里,但此刻院门紧闭,根本没有要理会他的意思。
门外还有两个豫州会馆的管事人物,此刻正急的满头大汗,帮着蔡京府上的管事叫门吧,似乎对不住里面的这位解元。
而且帮着外人对付自家举人,万一传出去,名声臭了,可就没人敢来他们这儿了!
可要是反过来劝这位蔡府管事离开,他们又没这胆量。
就算不提蔡京蔡大人的权势、党羽多么多么牛逼,他还是今科会试的主考官呢!
要是得罪了蔡大人,万一人家针对起你豫州的考生来,谁担待的起?
“包拯,你太无礼了!”
那蔡府管事涨红着脸,又气冲冲地砸了两下门,但里面还是一声不吭。
他怒极而笑,看样子恨不得把牙都咬碎了,转身对后方的一众学子高声叫道:“诸位,你们都看见此獠究竟是多么无礼了吧?”
“我家大人派我来请他做客,只有头一次来时见到了他的面儿,他推脱说要复习经义,备考会试,不便出门,我当时还信以为真了!”
“后来我一连来了三次,态度诚恳地邀请他,这已经是第四次了,可此人却无礼到连面都不出来见!”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那管事恨恨地转身望了一眼紧闭的院门:“就这种无礼之辈,还想考上进士?”
说罢也不顾两个会馆管事哭爹喊娘般的劝阻,噔噔地踏着步子,排开人群,气冲冲而走。
见他走远,在场的举人们纷纷开始议论起来:“这位包解元,未免有些太……太死脑筋了吧?”
“是啊,这时候还复习什么经义啊?去蔡大人府上拜访一次,不比什么经义都管用?”
“唉,真是想不开,得罪了蔡大人,这下估计再怎么复习,都没用了……”
举人们纷纷叹气,大家不只是看衰包拯,同时对他的观感也很复杂。
京城中的举子,有多少人想进蔡大人的府上拜会都没门路??
可他倒好,除了第一次,后面这几次连面都不见,真是……让人不得不服。
“你们懂什么,人家包解元这叫为人正直!会试之前不见主考,此乃避嫌也!”人群中突然传出这样一道声音。
李乾抬头望去,发现说话的是一个约莫二十来岁,身着青衣绢布棉袍、头戴貂裘帽子的年轻举人,约莫二十来岁,正昂首望着方才说话的那几个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