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且能尽快渡江,吴国人一见我等分兵东进、西进,必然也能猜出我等的意图,只要他们分兵出去,我等就能尝试渡江,令他们自乱阵脚!”杨业也沉声道。
随后,其他诸多将领都一一表示了认可。
“好。”
杨林点点头,扫视一眼堂中诸将:“既然已经定下,那就尽快部署,除夕前,必须过江!”
在场众将齐齐应是。
但既然要分兵,大家就得再讨论出个一二三来。
最后还是决定,由两卫禁军东进,一直攻到东海,接应越国过来的粮草。
另一卫禁军西进,接应漕船。
其余的禁军则开始发散,逼迫吴国的水兵在江面上散开防守。
部署到最后,杨林又转过头,望着这里三个特殊的将领,沉声道:“赵粮督,宇文将军,苏将军,如今大军兵分三路,每一路都有运粮的重任。”
“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朝廷官员称呼对方时,一般都会叫人家的最高头衔。
宇文化及与苏定方两人虽然兼着粮草督运,但人家本身就是将军,自然要以将军称之。
但赵二身上可没有什么将军的职位,所以叫他一声粮督也算正常。
“我不去东海那边。”赵匡义赌气般地摇了摇头。
宇文化及嗤笑一声:“我去西边,接应朝廷的漕船。”
接应漕船,这个差事肥的滋滋冒油,顺势发一笔不在话下。
苏定方迟疑了片刻,也没和他争,开口应道:“那我就领右威卫一路向东,接应越国的粮船吧。”
越国的粮船只要运过来,那想必也是不错的。
杨林点点头,最后望向赵匡义:“既然如此,赵粮督就继续跟着大军吧,待渡江过后,你便负责同越国商讨陆上运粮之事。”
其实赵匡义本来也没得选,因为其他两人都有自己的禁军,唯独他现在是个光杆的“粮督”,只能跟着大军行动。
他之前那么说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让自己面子上好受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