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接着指着地图道:“在朕看来,分兵可以,但不能如原先那么分。”
他坦言道:“一路兵马赶往金陵对岸摆出渡江之势,另一路兵马要继续向西,沿长江南下,在芜湖、甚至南陵一带渡江。”
顺着李乾的指向,李靖很快就猜到了他的意图。
“陛下是想让禁军在两地互成牵制之势?”
李乾点点头,接着道:“如果吴国派大量水兵把守金陵,那芜湖一代守势必然空虚,此时可令金陵驻军佯攻,拖住吴兵,在芜湖则可渡江,反之亦然。”
单这样看的话,相互牵制的用兵策略可要比之前的分兵强多了。
但李靖却忍不住苦笑道:“陛下,其实大军之前也曾考虑过如此渡江。”
他指着地图上道:“本来他们还打算,一路兵马直接从扬州南下,做渡江之势,威慑对岸的镇江。”
“另一路兵马则向西而去,威慑金陵。”
李乾皱眉想了片刻,还是道:“这样似乎也可以。”
李靖无奈地道:“陛下,可大军的粮草即将告罄了。”
这么折腾一顿,指不定要到猴年马月,而三十万禁军要是没了粮草,那可是要出大事儿的。
所以禁军中有很多人都支持东至海边,让越国从海上运粮过去。
李乾轻轻摇摇头:“不一定非要从越国运粮食。”
李靖一怔。
李乾却指着地图上的长江道:“朝廷的漕粮早就在衡山、江夏等郡装了船,停在港口。只要那边的漕船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下,一日千里,十多日就能到金陵,要是朝廷兵马在芜湖,就能更快。”
李靖一愣,顺着李乾指的方向望去,在脑海中推演一番,发现果然如此。
这个计策似乎能完美地解决禁军遇到的难题。
“陛下……”
李靖张了张口,深吸了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试图在其中寻一些破绽:“长江之上还有吴国的水军,若运粮的漕船被他们截获,那岂不是危矣?”
李乾也皱了皱眉头,吴国能一路打到郢都去,其水兵在其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吴国的战船在长江上所向披靡,很少有人是他们的对手。
运粮的漕船又是没有战斗力的船只,若遇到吴国的战船,要是不投降受俘,那就只有被击毁沉江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