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不用慌。”
他首先安稳了一下在场众人的情绪,这些都是基本盘,是绝对不能丢的,要是他们都跑了,那这大堤可就真的没法修了。
“就算粮食不够了,最坏也不过是个停工,大不了就等明年朝廷的漕粮运过来再修。”
“大堤是不可能修不成的!”
众多乡绅一听,这才意识到问题。
最坏不过耽搁半年时间而已,似乎真的不用慌。
和珅望着他们的表情,又笑着道:“要是有人来说不再借粮,痛痛快快地应下就行,不用再多劝。”
“寻本官来借粮食的人多了去了,还差他们几个不成?”
众多乡绅回想着那天踊跃报名的情况,那么多人都想来借粮,自己等人也是好不容易才抢到的名额,这才放下心来。
其实他们方才的话,也存了一些要试探和珅态度的意思。
此刻回过神后,一个个地反倒劝起和珅来:“和大人,其实现在就差不多了。”
“是啊和大人,他们退就退,咱们这些人借的粮就够了,根本用不着再加别人了!”
“和大人,此言极是,要是和大人怕耽搁了工期,大不了咱们再加一点嘛……”
和珅知道他们的心思,便笑着道:“不管如何,诸位的好意本官心领了。”
说的虽然好听,但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现在大概是借不到什么粮食了。
虽然当初有许多人都上杆子地求着他和大人借粮食,可今时不同往日了。
那些捞不着便宜,犯红眼病的大户还是占了多数,在他们共同鼓噪之下,肯再借粮食的人恐怕已经不多了。
要是借不到粮食,那就算朝廷的漕粮过来,也不见得能修好这条大堤……
对于这条堤坝,和大人另有想法。
只不过心中的忧虑不能为外人道也。
大户们又寒暄了一阵之后,这才纷纷告辞,只剩郑谌留在这里。
“和大人好手段。”
郑谌呵呵地笑着:“只要不拦着他们,那些本来要退出、不借粮食的,恐怕都要再迟疑一番了。”
和珅不以为意地摇摇头:“不过是小手段而已,不想借粮的,早晚还是会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