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有个中暑昏过去的,这廷议还开不开了?
整的李乾像个昏君似的。
“大伴,给他们上座椅,伞盖,冰饮。”
“是,陛下。”
老太监躬身应声,随后才扯着嗓子对下面喊道:“陛下有旨,赐座椅、伞盖、冰饮!”
随即就有宦官们抬着一顶一顶伞盖、椅子,还有一桶桶冒着白气的酸梅汤从城门楼里出来,给诸位大人们安排上。
瘫在椅子上,用宦官递过来的绢布抹着汗,一口冰冰凉的甘甜酸梅汤下肚,大臣们就仿佛重新活过来一样,纷纷抬起眼,望向上方的皇帝陛下,说不出是个什么复杂的心情。
“诸位卿家。”
李乾站起身来,走到阳光下,朗声道:“今日朕选这么一个时候,并非是故意要为难你们。”
“而是此事之蹊跷,在朕看来实在匪夷所思也。”
“古有刽子手午时三刻,开刀问斩,就是要借着煌煌天光,令惨死之人魂飞魄散。”
“今日朕也有此心思,欲借日光,好好地驱一驱这肆无忌惮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魉。”
大臣们沉默了片刻,还是蔡京擦了一把汗,颤颤巍巍地首先站出来,拱手道:“臣谢陛下赐座,陛下携天威,定可扫清朝中污秽,还我大乾一个朗朗乾坤!”
他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照皇帝陛下这语气,廷议选的不是最激烈的午时三刻,而是后面的未时,说明皇帝陛下还是想留一线的,并非真正地要让人“魂飞魄散”。
文武百官们也随之起身,感谢皇帝陛下的赐的伞盖、椅子和酸梅汤。
“都坐吧。”
李乾也摆了摆手,回自己的椅子上坐下:“带宋昪上来之前,朕还是想问问诸位卿家,对昨日陇西郡丞上的奏章怎么看?”
大乾也有“邸报”这玩意儿,也叫做邸抄。
大臣们的奏章过通政司的时候,就会被专人再抄录下来,整理成一份报纸,发放给京官们,再送到全国各地,发给各地郡县长官。
这也是各地州郡官员了解朝廷前沿政治动态的一个途径。
昨日的奏章,外地官员或许没看到报,但这些消息灵通的京官们肯定早就知道了。
“回陛下,臣以为天火之说,乃无稽之谈。”
魏征起身,沉声道:“不外乎有人贪墨常平仓粮食,如今赈灾需要用粮,然常平仓却都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