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人在夸奖李文武,另一半人就是在痛骂那突厥使臣执矢,说他野蛮成性,就如同一只畜生一般,不一会的功夫,就将他给骂的是狗血淋头。
执矢被骂的勃然大怒,猛然向李文武挥出了自己的弯刀。
只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李文武就看到了一点寒星到了面前。
众人大惊失色,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突厥使臣的速度居然如此之快。
而且看执矢的样子,根本没有丝毫的留手,显然是想用一击就将李文武斩杀当场。
还没等他惊呼出声,就见李文武剑尖在那一点寒星上一点,剑刃一下子弯成了残月形状。
随即脚尖一点地,整个人灵活的向后跃去。
这一跃足有一丈远,身形却显的飘逸潇洒,翩跹若飞。
“好,好剑法!”
在场的人都是识货的,哪怕那些文官也是如此。
那时候的儒生可是要修行六艺的,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才能和技艺,虽然是浅尝辄止,可换分得出好坏来。
这时候见李文武身上没有粗鄙武夫的凶气,反而却如同踏着凌波微步的仙人一般,不由得齐声叫好。
“好啊!好啊!小郎君好功夫!”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虎父无犬子。”
那执矢也想不到这个少爷羔子居然能挡住自己这雷霆般的一刀,不过他也没慌张,刷刷刷又是数刀连出,森森刀光几乎将李文武笼罩在了其中。
刚刚交手的时候,李文武还有些许的慌张,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静下心来,对于旁边的喝彩声听而不闻。
他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有执矢和他手上的弯刀;能听到的,也只有对方弯刀上呼啸而起的风声。
这一从容施展,众人就见李文武手中一剑任意挥洒,一举一动简直是说不出的美妙。
明明他手中持的是又细又轻的礼仪剑,偏偏如仙人舞剑,不染一丝俗气。
他的一招一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趋步一纵身,都飘逸如仙,叫人看得心花怒放,目眩神驰。
到了这个时候,周围的文武百官甚至都看傻了,屏住了呼吸,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有的是长大了嘴巴,好像要说话,可却根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来;
有的是正在倒酒,可酒浆已经流了一桌子却恍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