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连忙躬身领命。
“走吧!咱们去看看地里庄稼的情况!”
不多会儿,朱涵一行人就来到了一块耕地旁,只见一些孩子正用木瓢舀水,小心翼翼地给庄稼浇水,地埂上陆陆续续地有人从远处挑水过来。虽然烈日当头,汗流浃背,但百姓们挑来了水后又接过空桶继续去装水,丝毫不敢怠慢。
朱涵走到一位老农旁边,自来熟地笑问道:“老人家!我看着地里的庄稼都焉了吧唧的,怕是活不了了吧?”
老农本是在地埂旁给娃儿们舀着水,突然听到声音还把他给吓了一跳,转头看来,见朱涵几人衣着不凡,赶紧回道:“小老儿回公子的话!这地里的庄稼还能活的,不一定会枯死!”
“哦?为何啊?”
朱涵也不嫌脏,直接一屁股坐在地埂上,问道。
“这还是多亏了咱们的县令大人啊!要不是他提前挖好了水井以及蓄水池的话,这些庄稼保不齐还真的得枯死!”
老农见朱涵好说话,也随之放松了心态,回道。
“可是本公子听说那些水井也不多呀!怎么可能满足得了这么多的地?到头来还是有一些庄稼得枯死!”
朱涵招呼着老农坐下后,他见老农嘴唇干裂,连忙让典韦取来一支水袋递给老农,笑道:“老人家,这里面装着一些酒水,你喝点,润润嗓子,解解乏!”
“小老儿不敢要,不敢要!还请公子收回!待会儿喝点桶底的水解解渴就成!”
老农不敢接,连忙摆手回道。
“拿着吧!一袋酒水而已,值不得几个钱!”
朱涵把水袋硬塞到老农手里后,又指着正在地里浇水的娃儿问道:“县令大人不是准备创办学馆了吗?这些娃儿们有没有去报名啊?听说还不要钱?”
“是呀,咱们命好,摊上了这么一位真心实意为百姓着想的县令大人,咱家娃儿都去报名了,不过听学馆的人说要等到九月份才能去读书,他们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就干脆让他们跟着下地,做点事情。”
老农打开水袋,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小口后,眼睛顿时睁得老大,惊讶道:“这酒也太好喝了!”
“好喝你就拿着吧!”
见老农还想把水袋还给自己,朱涵随即笑道。
“这可不行!小老儿喝了公子你的酒,也算是拿了你的好处,公子想问什么但讲无妨,小老儿定会把知道的都告诉公子,不过这酒,小老儿确实不能收!在儿孙面前更不能如此作为,免得让这些娃儿给看了去!”
老农把水袋放在朱涵身旁,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