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知道先贤究竟说了什么,不读书的人不在乎,读书的人不敢明着反驳。”
“对,就按照康叔公你所说的去做,让天下人满意。”
“是让齐公满意。”
马日磾爽朗一笑,一切都在掌控当中。但凡有些见识的人都不会在这种小事上面跟李云义作对,对人人平等这一概念反驳。
至少大汉明面上还没有奴隶存在,人跟人是平等。
人人平等衍生男女平等在大汉更不是事儿,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大汉人口始终偏少。寡妇可以再嫁,世家联姻也是男女极为平等,男女都有自己的私产。
像长平公主死了丈夫再嫁给卫青的事情,大汉很多。
世家豪族并不反对男女平等,对人人平等也没有任何反对。至少从道义上来说,这两件事情微不足道。只有郑玄这样在深耕青州的人才知道李云义究竟想要干什么,他绝对不只是为了一个虚名而努力。
“齐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不需要任何人让他满意。”
郑玄语气莫名,马日磾的话让他有些不舒服。这个名气弱于自己,马融的嫡亲学生,所思考的一切并非是儒家,经学,而是齐公。
似乎只有李云义,他才愿意将话语权拱手相让。
“作为臣子,作为齐地子民,让齐公满意很重要。”马日磾心情十分复杂,他是数朝老臣,在朝堂上见过太多人的崛起,太多人陨落。
就郑玄的性子,去了朝堂,绝对活不过三个月。朝堂没有和善,只有尔虞我诈。无论是经学大师,还是卖猪肉的,都能齐聚一堂,用各自的手段倾轧对方,想尽办法将其杀死。
“人人平等也是齐公提出,推行的话。像这样的话,古籍上面不知凡几。为何齐公只关注这句话?康成公,你应该比在下知道的更清楚。”
马日磾小心提醒,就差说出扶风马家,北海郑家离开李云义迟早覆灭。
“齐公要打破世家豪族对地方上的垄断,开创数百年的未有的大变局,值此时刻,不能让齐公满意,你我做的再多,也能改变什么?”
马日磾说罢端起酪浆,轻轻吮吸。到了这里,他不担心郑玄的态度是否有所反复。自己是李云义岳父他爹,郑玄也是李云义他爹的师长。
郑玄的态度有所偏差,最着急的并非是自己,而是郑玄门下弟子。从国渊到管宁,都是李云义麾下一方太守,重臣。这些人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老师跟李云义产生冲突,哪怕只有冲突的可能性也不行。
事关自己利益,人人都非常上心。
跟自己眼巴巴的赶到邺城不一样,郑玄是被请来的。
对此,他一边酸溜溜的,觉得郑玄有些拿乔;一边又与有荣焉。郑玄的地位摆在那里,经学大家,这样的人愿意为李云义做事,对自己好处更大。
现在自己将一切挑明,郑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民为重可是一个大命题,士人觉得自己是民,拼命地想要篡改释义权,加重自己在地方上分量。
“齐公明天在邺城处理一些杂务,随后南下寿春。大战来临,扬州是否平定,百万黎民今岁是否能够安居乐业,一切都在康成公身上。您是要齐公分心留在邺城,还是让他南下督战?”
“圣人所言,没人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