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神色古怪,他要去武都,去巡视雍州新地盘,亲自监督官员做事。毕竟是氐人,部分人的语言跟大汉并不相通。散关一战招降的部分氐人此刻派上用场,但却不能完全依靠,还得甄别。
这事儿交给其他人去做,荀攸始终不放心,他只对自己放心。只有李云义跟自己才会在这种小事上面上心,而非粗暴的萧规曹随。
变通很重要!
“不是去金城,是去骂人!”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李云义立马笑容消失。要不是吕布跟徐庶两个人在凉州争夺主导权,让关羽主动退让。天知道几个倔脾气的家伙凑在一起会闹出什么样的事儿。
还好自己提前安排贾诩随军,关键时刻提醒了关羽,不然凉州已经失控。
“元直求得无非是凉州刺史......”
“他在做梦,凉州刺史已经有了人选。贾诩贾文和,公达你觉得如何?”李云义摆摆手,根本不给荀攸说情的机会。这官位是自己任命的,不是徐庶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的。
“贾诩?”荀攸愣了愣,半晌才道:“贾文和微臣并不了解,只知道他是姑臧人,在凉州人当中是少有的智者,擅长明哲保身。如今大汉变成这样,董卓占了七分,贾诩占了三分。”
“若是让他做;凉州刺史,好处坏处都十分明显。”
荀攸细细思量,知道凉州是李云义大齐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更知道李云义的西域计划。凉州这一位置上面,安置一个什么样的人,很重要。
原本他心仪的人选也是徐庶,倒不是徐庶多合适,而是眼下齐军当中能够出任刺史的人当中,六边形战士只有徐庶一个。徐庶能文能武,治民军略都是上上等,或许比不上专精此道的人,却能服众。
直到贾诩被抬出来,他才发现李云义早就准备好了人,只等凉州平定。
平心而论,贾诩跟徐庶都一样,两个人能力不相上下,贾诩的籍贯是优势,西凉军出身却是劣势。但在李云义这里,出身来历并非是劣势,能力强弱,才是关键因素。
只要有能力,管他出身如何,都能委以重任。
荀攸看来不可思议的任命,李云义却成竹在胸。小爷是挂壁,知道这些人的大概秉性,也知道他们的能力。趁着他们还没成长为名臣名将,先一步梯把他们,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簇拥打手,岂不美哉?
“对外理由是什么?徐元直太年轻?”荀攸好奇,毕竟都是颍川这个地方出来的,颍川人被李云义重用,对自己也是好处多多。
“不是年轻,而是肆意妄为。”李云义脸色铁青,吕布跟关羽之间的明争暗斗,他并不乐见其成。他很明白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一谈和气,尤其是这些天之骄子在一起。
就算表面上能够维持一团和气,私底下还是要各自竞争。
更直白的一点是,属下人一团和气,自己还怎么能坐稳这个位置。
不能让任何一个派系一家独大,不然皇权会立马被架空,权利也会落在其他人手中。
这是李云义无法接受的事。
至少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权利只能来自于自己,不能来自于其他人手中。
魏晋南北朝给这个民族带来的祸事绵延数百年,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一次,不能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