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还有多久准备齐全?”
初平三年十一月二日,李云义唤来枣祗向起问道。
“可供给大军三个月。”枣祗老实回道。
三个月?李云义听见这个答复后,顿时皱了皱眉头。
数万大军所需要供给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暂且不提运输辎重粮草的民夫,在运输的途中,也会消耗大批量的粮草,单单从青州运输到兖州,在运输到补给线上,这其中的消耗,至少要占据所有粮草的三分之一。
青州这几年的屯田,虽然让李云义粮草收获颇丰,可刨除掉给屯田之民预备来年耕种的口粮外,再刨除掉数万脱产训练的精兵将士外,能够供给李云义打下这一场讨袁战争的粮草,委实不算太多。
不过好在李云义此次讨袁,不是单纯的带着大军过去揍对方一顿,而是要灭掉对方,占据冀州。
所以每当他攻下一城一郡后,他完全可以就地获得补给,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诚然随着战争的推进,打到最后时,袁本初反应过来后,可能为了“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的原则”,坚定的实行凿壁清野,不给李云义获得粮草的一丝机会,从而逼迫李云义退兵。
但或许到那时,李云义已经不需要边打边抢粮了。
他李云义攻下一城,就立刻恢复这一城以及周边的生产,派遣行政官吏进行有效的管辖,可是跟你闹着玩的?
他李云义会让袁本初知道,原来战争还可以这么玩,他不仅是要攻城掠地,还要蚕食敌人的百姓与民心。
初平三年十一月五日,李云义在濮阳县外点将台帅师伐袁,正式起兵攻向冀州。
他先是命令关羽、张飞二人,各领两千精兵突袭繁阳、内黄二县,他自己则带着三万三千兵马,攻打布有袁本初三千兵马的阴安、成安两县,以及有重兵驻守的魏县!
初平三年十一月七日,在一天半的奔袭之下,关羽和张飞两位绝世猛将几乎没用半天的时间,在战损极低的情况下,攻下了繁阳、内黄二县。
繁阳县县令见城破之后立马投降了,内黄县的县令却是一名忠心于袁本初的忠臣,誓死不降,然后被张飞一刀砍死,灭了满门。
随后满县张贴告示,说凡是想要负隅顽抗之人,都是这样的下场。
一时间,内黄县人心惶惶,总觉得这般暴虐的张飞,会在下一秒就下令屠城。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李军的秋毫不凡。
李军非但没有劫掠他们的财物,威胁他们的人生安全,反而面对商贾小贩时,购买东西还会出钱。
仅此一下,就颠覆了内黄县百姓,对军队的认知。
难不成青州刺史并督管兖州军政的使君李云义,其实是一名体恤老百姓的好大人?
内黄县的百姓们一时间分辨不出是真是假,一直到张飞等来了从兖州各地培养出来的年轻的基层官吏抵达内黄县,代替李云义对内黄县进行新一轮的统治,彻底将“袁姓”印记抹除,换上他们“李姓”印记,张飞带着两千精兵撤离内黄县后,他们这才醒悟过来。
这李使君和他们的袁使君相比,确实非常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