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甜饼

繁体版 简体版
一个小甜饼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_第211章 迁徙老巢

卷一 青州乱_第211章 迁徙老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宅院的大门缓缓打开。

数百支弓箭齐齐对准箭头,太史慈与彭左二人微微前倾,目视着门内动静。

感受到门外那死一般的压迫感,跪伏在地将头埋低,一路爬行至台阶处的王元,高声颤音道:“降了,使君大人,我们降了。”

在其身后,近百名亲兵扔掷掉手中的武器,垂头躬身而出,其中四人抬着昏迷颜良的身影,十分瞩目。

“颜将军怎么回事?流血过多死了吗?”

李云义饶有兴致的提了一句,只不过这声“颜将军”在王元耳中,更像是上位者对手下败将的戏谑。

但他王元敢反抗吗?

就连腹诽都不敢。

反而是连忙解释道:“降将王元不敢欺瞒使君大人,皆是因为颜将军觉得投降愧对于明......袁使君的栽培,这才心中郁结难消,晕倒了过去。”

“呵,没想到你还会一点医术?”李云义嗤笑了一声,惹得周围麾下将官们一阵哄笑,他又慢悠悠的说到:“依本使君来看,怕不是什么愧对于袁本初,而是因为自家的亲眷妻儿还在邺城为质子吧?”

历朝历代,将领领兵在外,都会将妻儿老小为质留在老巢以表决心,同时也是让自己的上司上峰放心,自己不会背叛对方,不然对方完全可以将他的妻儿老小尽数屠戮,用来泄愤。

当初汉武帝就是这样对李陵的,只不过前者听信了谗言,将一个忠臣活活的逼反了。

可若是碰上自私自利,一心想要苟活的,譬如汉高祖刘邦,那这个规矩就有些坐蜡了。

李云义对于这种潜规则的看法,说不上好坏,毕竟他自己也是这个潜规则的既得利益者。

诚然太史慈等将官对自己忠心耿耿,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能够带着他们获得巨大的利益,能够往上面爬,还有一小部分原因,自然就是留在黔陬县老巢的亲眷们了。

所以当李云义直接揭露了颜良不愿投降的真正原因之后,王元顿时后背冷汗直流,连忙说李云义英明。

“行了,少拍马屁吧。”李云义意兴阑珊的摆了摆手,随口说道:“接下来的几天你先带着颜良养好伤,随后本使君会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若是能够完成的好,本使君不吝赏赐,甚至让你单独领一军也未尝不可。”

“罪将不求奢望奖赏,只求能够出色的完成使君大人的任务就行!”王元立马就进入了角色,点头哈腰道。

倒不是他在谦虚,实在是他真不想去当单独领一军的将领。

看看颜良就知道了,将袁绍交代给他的任务全搞砸了不说,还将袁绍花费大量金钱物资培养出来的五千精锐全给葬送了,不管他投没投降,若是还敢回去,等待他的一定是被袁绍处以极刑的下场。

若不是看在颜良往日里对他照顾有加,他才不会拼死拼活的变相救下颜良的性命!

至于留守在邺城的妻儿亲眷们,那就没有办法了,虽然王元也很是不舍,但相比之自己的小命,他也只能来一句“大丈夫何患无妻”了......

看着张庭带人将王元等人押了下去,公羊久、太史慈等人便围了上来,向李云义抱拳问道:“使君大人(明公),此人真的可以信任吗?”

“信不信任真的重要吗?”李云义笑着反问道:“不过就是一背锅者也。”

“背锅?”

众人一脸懵逼,似乎难以理解李云义口中,这个词汇的含义。

后者也没有解释,而是继续吩咐道:“将冀州兵的俘虏数量尽快统计出来,平原县要在三天之内恢复正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