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平分到青州的各郡县之上,就只有上万,或者七八千了,但也绝不是那么容易就击败打散的。
不然他袁本初是个傻子,会放过嘴边的这块名为“青州”的肥肉?
要知道原始空中,曹老板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击败兵力数倍于他,坐拥四州的袁本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手下由青州黄巾军改编的青州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过于夸张。
明明只是换了一个编制,多了些甲胄与武器,可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完全不像是以往一击就溃的黄巾乱军。
虽然眼下的青州黄巾乱军都是一盘散沙,战斗力也没有那么夸张,可二十万的兵马,依旧是挡在袁本初撕咬“青州”这块肥肉上的木刺。
不然半年前从北海郡传来,“孔融”击退了司马惧、管亥所部的黄巾乱军怎会让他们惊讶了许久?
“等会......你说平原郡增多的黄巾乱军蟊贼,是来自乐安郡的溃兵,那攻打乐安郡的又是谁?”
角落里,一名原本昏昏欲睡,脸上写满故事的文人突然出列问道。
此人姓许名攸字子远,乃是曹阿瞒与袁本初年轻时的友人,眼下虽是在袁本初的帐下列为谋士,但真实的地位,有些超然于外,总之自忖在众谋士之上。
这般自傲的性格让其有些格格不入,有时候不开口,很难让人在意到他。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堂内众文武都被这消息所震惊时,只有他发现了斥候伍长话语中的盲点。
是啊,攻打了乐安郡,并且将乐安郡内的黄巾乱军给打溃散的人,会是谁呢?
难不成是北海郡太守“孔融”?
可这孔圣人苗裔之后,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胆气了?
于是众人再次将目光齐齐放在了斥候伍长身上,后者似乎有些承受不住这么多上位者的视线,他忍不住身体一抖,颤音道:“回使君大人,和各位大人,攻打乐安郡的乃是北海郡的郡兵,听说还是其太守李云义亲自率兵出征。”
果真是北海郡的人在攻打乐安郡。
不过太守李云义?孔融让位给了其他人吗?
满堂文武心底一阵嘀咕,就连袁本初也是一头雾水。
同董卓派遣马日磾为使团前往北海郡,从而得知了李云义的名字不同,袁本初的注意力在初平二年从头到尾都放在了董卓与北面幽州的刘虞身上,对于青州北海郡发生的事情,他除了知道黄巾乱军的管亥、司马惧所部被北海郡的郡兵赶到徐州琅琊国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一无所知。
这也怪不得袁本初,实在是时代的局限性使然。
在铁路尚未发明之前,百里之地怕就是一名普通老百姓的毕生之遥了,从出身到死亡,他恐怕都不会走到百里之外的其他县城里去。
而东汉末年的官道实在是一言难尽,骑马还好,若是靠双腿或者马车赶路,普通人和一般商贾之流,不是腿跑断,就是在路上颠簸致死。
不然也不会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诞生了。
数百年不知道外面世界已经改朝换代,虽然不大可能,但一些尚未开辟开发的深山老林,不知道现在已经是大汉朝的情况,未必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