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糜竺糜芳两兄弟暂时安排下去休憩。
李云义又向国渊、赵商二人嘱托了几句训练新兵的事宜后,便回到了黔陬的临时府邸。
一见到张庭喜形于色的向自己走来,李云义怔了怔,随即大喜道:“可是找到了那位?”
“回家主,正是。”
张庭连忙行礼,笑嘻嘻的说道。
“人在哪?快领......不,快带我去见一见。”李云义有些激动道。
由不得李云义如此激动,实在是此人对于他来说,重要性确实不言而喻。
作为北海郡的实际掌权者,李云义如今最缺的反倒不是钱物,而是军械与粮草。
军械还好说,可粮草一事别说是他李云义,就连整个大汉十三州也都急需。
多年的黄巾之乱再加上关中的董卓之乱,汉室倾颓乱世已显,无数的地主豪强开始屯粮,路边饿死的百姓更是数不胜数。
李云义既然以拯救汉室为己任,那他就不能将目光局限于北海郡东莱郡甚至青州之上。
向糜家买粮多么简单的事情,可为什么李云义不愿意?
还不是不想将自己的命脉掌握在他人手中!
到时候一旦缺粮,糜氏要是不卖了或者再增加了苛刻的条件,他李云义是买还是不买?
而当下,北海郡所产所收的粮食仅能维持自产自食,想要拿出一笔不菲的粮草来供给李云义打一场大战,还远远不够。
这就迫使着李云义,得用这时代最佳的屯粮之策了。
屯田。
而屯田是一个得罪人的事情,想要完美的将屯田之策颁布下去,李云义的坚持是一点,而主持屯田之策的屯田校尉,又是另一点......
“您就是枣祗枣公吗?”
在张庭的领路下,李云义阔步来到了中庭,看见了正在座位上惴惴不安,身穿儒衣儒巾的中年士人后,便连忙作揖问道。
中年士人有些惶恐,连忙回礼颤声道:“末学枣祗,不敢担当使君大人一声枣公。”
“诶,担当的起,担当的起。”
看见在原时空的汉末,地位上能堪堪比得上后世袁老的枣祗,对于这样的人才,李云义还是非常客气的。
现在还只是初平二年,距离明年曹操占据兖州,任命枣祗为东阿令镇守东阿,劝课农桑积谷屯粮依然不远。
这也是李云义十分激动于枣祗到来的缘故之一。
枣祗作为兖州颍川人,能够离开故土千里之外来到北海郡响应自己的征辟,人家这么看得起自己,自己又怎能不礼让下贤呢?
于是李云义同枣祗嘘寒问暖了一阵,直到枣祗渐渐放下了拘谨,与李云义之间变得有些熟络之后,前者这才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欲表枣公为屯田校尉,掌管北海郡的屯田之宜,不知枣公意下如何?”
“使君大人请命,祗怎敢拒绝!”枣祗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