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歼敌多少?”云帆面色依旧平静。 “歼敌……十万左右。” 牧司陵面色犹豫,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若是算上陛下您所率乌猎军歼敌的那一战,应有十三万之数。” “十三万……”云帆轻声呢喃这个数字。 “嘭!” 云帆突然猛拍桌面,将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朕,很不满意!”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老臣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拱手道。 “陛下,虽然此战我大铭称得上是惨胜,但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能够打赢,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朕当然知道。”云帆神情冷峻,“朕不满意的是我大铭的羸弱!” 所有人皆是一愣。 “有言道,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云帆站起身来,在宴席过道中,踱着步子。 “我大铭之前,就是因为奢靡享乐之风过于盛行,才沦落到如此地步!” 云帆说着,满脸悲痛:“朕因受到奸人蛊惑,大修通天楼,劳民伤财,好大喜功,今日一看,实属有违天和!” “而那些世家贵族,比起朕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攀比之风享乐之风盛行至极,其子弟更是恶事做尽!” “奸淫偷盗无恶不作,可谓是罄竹难书!” “现如今,我大铭一战之后,仅剩三万残兵败将,竟无可用之兵!” “而朝中职位,更是十有五空,以至于朕这个皇帝,不得不再进行一次改革!” 云帆说着,不留痕迹的扫了眼两旁官员面色,发现皆是震惊非常,有些老臣,甚至已经泪流满面…… “我大铭之所以到了这种地步,朕,有无法推卸的责任!” 云帆语调突然上扬,他背过手,凝声开口:“朕在此,下罪己诏!” 说罢,云帆从腰间掏出一份奏折,打开后,赫然是云帆提前亲笔写好的罪己诏书! “陛下!” “万万不可!” 云帆此言一出,可谓是震惊四座。 罪己诏的分量,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可不是一般的大。 一旦下达威严受损,那整个国家都会动荡。 “陛下之前不过是被凌鸿轩等奸臣蛊惑,现如今奸臣已除,又大挫颂贼锐气,照这样下去,陛下定是中兴之主!” 苏列文上前一步,急忙劝说:“还望陛下收回诏书,否则定将……” “苏老,不必再说了。” 云帆面色平静,高高举起诏书,淡然开口:“朕意已决,而且,此并非仅是朕的罪己诏,还是尔等,乃至整个大铭朝堂的‘罪己诏’!” 云帆此话,又让营帐陷入了沉默。 云帆目光扫过众官员,冷冷开口:“大铭不是朕一人的大铭,更是你们,乃至所有大铭子民的大铭!” 这句话虽然听着绕口,但给所有官员带来的震撼,却是要比之前的罪己诏来的还要大! 这算什么? 陛下自己造自己的反? 云帆看到一副副震惊表情,心中毫无意外。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君臣思想已经刻入了这些官员的骨子里,哪怕是法家出身的冷燕秋,同样也不能幸免。 因此,他们忠的大多是君,而非是国, 但这不是云帆所想要的。 忠他一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或许能够提升凝聚力,但对于一个人口上亿的国家而言,所能产生的凝聚力并不大。 尤其是在各国林立的九州,百姓有着更多的选择——虽然他们一辈子可能连城都不会出。 可文武将臣不一样,倘若有一天云帆如前世拿破仑一样打了败仗,那他手下的文武将臣,就极有可能另投他主。 所以他要从现在开始,培养爱国思想。 让整个大铭,从忠他一人,开始向“忠”于整个大铭转变。 于是,他又是沉声开口。 “朕问你们,你们可曾挨饿过?” 云帆神情变得沉重,目光冷冷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哪怕是看过,有么?” 没有人说话,皆是低下头来,甚至连与云帆对视都不敢。 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云帆下一句话要说什么了。 “可朕有!” 云帆缓缓低下头,悲声开口:“那苏义军,就是最好的证明!” “白银,还不如一块烧饼来的实在!” “这,难道不是朕,还有尔等的无能所造成的?” “你们说,这罪己诏,朕,该不该下?” “陛下圣明!” 牧司陵突然上前一步,将衣摆放到身后,跪在地上羞愧开口。 “微臣实在佩服,陛下身为九五之尊,却可放下所有痛改前非,而我等却还在纠结威严面子等虚无缥缈之物,实在是让微臣羞愧不已。” “所以,微臣决定同陛下一样,回去便写一封书信,检讨自身,随后公布于天下!” 听到此,所有官员都是反应过来,连忙上前跪地,纷纷表态。 “牧指挥使深明大义,微臣自愧不如!” “陛下之言直击肺腑,让老臣泪流满面,微臣决定,捐出家产一千万两,用来救济灾民!” 这老臣话音刚落,数十道怨毒目光便落在了他身上,一千万两,你这是硬逼我们给陛下捐款啊! “这……既然如此,我代表家族,也出一千万两用来救济灾民!” “新都建设在即,我信家捐五千万两,还请陛下收下!” “我步家向来清贫,罢了,老夫也捐一百万两!” 云帆高举着罪己诏,看着上百名官员强颜欢笑的捐出白花花的银子,脸上平静如水,可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 没错,这是他给这些官员下的一个套! 牧司陵和那名最先提出捐款的官员,都是他提前通知好的“拖”! 没办法,现在的大铭,实在是太穷了。 一场仗,几乎是将本用来建设新都的钱用光了。 偌大的大铭朝,自然是不可能只有这点钱。 只是,大部分钱,都还掌握在小部分人手中。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哪怕云帆杀了又杀,这些狡猾的世家,总是能留下几支旁系,然后改头换面,继续入朝为官。 又或者,很多世家原先并没有入朝为官,是见云帆逐渐势大,才开始逐步进入大铭朝堂。 所以,云帆在发现缺钱时,才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些堪比投机分子的世家贵族。 只是,总靠“薅羊毛”来充实国库,绝非长久之计。 想要真正振兴一个国家,还是要从实业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