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甜饼

繁体版 简体版
一个小甜饼 > 三国甘宁 > 第八章 攻占临江

第八章 攻占临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甘宁请吴懿助一臂之力,其实是想把吴懿拉到刘焉家族的对立面,让吴懿与刘焉家族彻底反目。

这一点,吴懿当然也清楚了,帮助甘宁后,不仅与刘焉家族反目成仇,更背上的一个忘恩负义的罪名。

甘宁了解历史,知道吴懿最终还是投降了刘备,吴苋更改嫁了刘备,可见她们兄妹二人对刘焉家族,并非忠心耿耿,只要巧妙地诱导,是有机会拉拢过来的。

甘宁望着滔滔江水,恳切地劝道:“子远,我知道你不想跟刘焉家族作对,但我们对付的只是杨怀县令而已,并不是刘焉家族。我们是为民除害,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你不要顾虑太多了。而且刘焉如此狠心迫你妹妹下嫁刘瑁,何曾跟你们讲仁义呢?他不仁在先,你又何必顾虑他呢?”

吴懿望着江边的灾民,沉吟了良久,始终下不了决心,征求意见地望向妹妹吴苋。

望着灾民,美眸早已湿润的吴苋,轻轻点了点头。

吴懿一咬牙,道:“好吧。”

“谢谢子远。”甘宁大喜地笑道,感激地看了一眼吴苋。

吴苋羞涩地垂下了眼睑。

甘宁于是传令船队驶向北岸,跟吴懿及小头领们简单地商议了一下攻城的计划。

很快,船队便驶到北岸,又往下游航行了十多里水路。在一处偏僻的地带,靠了岸。

留下因进攻坞堡而受了伤的七十余人照管船只,及吴苋与几名随从。

其余的二百多人,均带上兵器,匆匆下了船,在岸边的沙滩上,聚拢到甘宁,吴懿的面前。

二十二匹马,也被牵了下船。

甘宁将队伍分开成两队,每队一百余人,分配十一匹马,分好后。

他便饱吸了一口气,挥动着手臂,铿锵大喊道:“兄弟们!勇士们!为了临江的乡亲父老,叔伯兄弟,能吃饱肚子。我们一定要战胜官军,攻下临江县城,给乡亲父老们开仓放粮。等一会,(用手指了指吴懿)我跟吴懿将军每人带一队,分别从北门,西门,攻打临江县城。到时,能不能杀败官军,就看你们的了!只要我们坚决进攻,有什么兵器就用什么兵器,骑兵,步兵,奋勇地冲啊!杀啊!劈啊!刺啊!我们就一定能杀败官军们!杀得官军落花流水!”

甘宁在现代超市打工时,就一直锻练自己的口才,看了许多名人的演讲书稿,并经常大声地朗读。所以现在的作战动员讲话,他随口便能说出来。

锦衣少年们听了,顿时热血沸腾,激动地挥舞兵器,挥动拳头,大声呐喊,表示要奋勇杀敌。

“出发!”甘宁挥刀一指临江县城方向,便飞身上马,双脚一夹马腹,驱马向前跑去。

吴懿拿了一支铁枪,也飞身上马,策马跟着。

两队士气大增的锦衣少年,精神抖擞地跑步跟着。

临江,城如其名,就是临近江边的县城。城池,呈长方形,城墙高约六米,东西长约三里,南北长两里。开东西北三个城门,南面城墙离长江只有七八十米远,地势地洼,尽是淤泥沙石。汛期时,长江水甚至漫延至城墙脚下。城内,有连接三个城门的丁字中央大道。常住人口,有二万多人。

甘宁带着一百余人,从一片密林里偷偷探头出来观望,望向半里外的临江县城的东城门。

只见城门大楼上的城墙处,插满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的五色旗帜。旗帜下,站着几十多名手持枪戟的官兵。城门两侧站满了严阵以待的官兵。城门中间,用木架横架着一根粗木,显然是用来防止城门周围众多的灾民冲卡的。

密密麻麻的灾民,哭哭啼啼地坐在大路两旁,向出入城门的居民们苦苦乞讨。一些企图靠近城门的灾民,立即遭到官兵们的拳打脚踢,甚至刀剑相向。

嘟嘟嘟……

西城门方向传来了海螺号角激昂的响声。这是吴懿发起进攻的号角声。

密林内。

甘宁挥刀一指城门,提声大喊:“兄弟们!冲啊!杀啊!”重重一拍马。马吃痛,刹时长嘶一声,撒开四蹄,向着城门飞奔而去。

十名骑马的锦衣少年,急忙快马加鞭,紧紧跟着。

步行的锦衣少年也呐喊着,挥舞着兵器,向前飞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