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甜饼

繁体版 简体版
一个小甜饼 > 平湖二流 > 第307章:扎根基层获好评(二)

第307章:扎根基层获好评(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307章:扎根基层获好评(二) 十二月的平湖静谧无声,只有那水面上还冒着淡淡的水雾。 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划动,并没有因为这岸边有人前来而感到惊讶。 湖水太宽了,就算有人来了,又如何能够威胁到自己吗? “真的太美了!” 唐菲菲不由发出了一声感叹,这手中的照相机同样在不停的按动。镜头之中,记录下了很多真实的美景。 二流来过平湖,更知道平湖的美。不过,乡人眼里,它不过就是一个湖,根本谈不上什么美? 可在钟书,以及牛益民眼里,这平湖确实很美。 “钟教授,到了夏天,这里的候鸟非常的多。早晨前来的话,还真是叽叽喳喳,非常的热闹。” 这样的清晨,大家能够来到了平湖,其实也是因为二流昨天晚上的一句话。说是这清晨的平湖,景色非常的诱人,所以,这一行人才起了个大早。 为了这个大早,李明义昨天晚上直接在平湖住下了。而平湖县的书记和现长同样是一个晚上没有睡好,老是担心着这第二天清晨的探景。 所幸的是,这清晨天气虽然有些冷,不过,这景色确实美。一大群人,有党校的教务主任丁允山,以及牛益民;有省电视台下来的记者唐菲菲;有省组织下来的一个科长张迎海;还有滨山大学的教授钟书,以及他带来的几个学生。 再加上洞口的李明义,以及单信礼和县里的一些人,这个队伍还真有些庞大。 “李部,那个你们看着脚下,小心一些。” 二流还真的有些后悔,后悔自己昨天说的那个什么景色好看。如果自己不说这话,让大家上午再来的话,也就不用像现在这样,担惊受怕了。 好在,这个担惊受怕的不光是自己,这李拥军和皮三仔就比自己要紧张的多。 人群的到来,慢慢打破了平湖的寂静。湖里的野鸭似乎也感受到了危险,扑棱棱的起飞,直接飞进了旁边的山林,飞回了自己的家。 “二流,这么多野鸭,村民抓到过吗?” 唐菲菲也是听说牛益民他们要来平湖,也就跟着一起来了。这一来,看到了平湖,还真的非常的兴奋。 就连这湖里的野鸭,其实都是二流告诉她。不能的话,她还一个劲问这是什么鸟? “嫂子,当然有人抓到过了。我告诉你,这野鸭炖汤,那味道可真是一绝,清香味甜。” 说这话的时候,二流有些小声,还四下里看了看。 虽说这平湖的野鸭很多,有些村民确实会想办法捕捉。但是,毕竟这野鸭也属于保护动作,二流可不敢光明正大的说吃的问题。 “嫂子,等你和张哥下次来的时候,我想办法弄一两只来试试。” 点到为止,唐菲菲很快又被前面的景色吸引住了,提着相机,像只欢快的小鸟一样,直接前去了。 一行人在湖力转了一个多小时,回到了宾馆,热汽腾腾的早点已经准备好了。 黄胖龙这个经理亲自上阵负责督促,手底下的员工自然是个个精神十足。 宁慧情如今已经是接待办的副主任了,自然要亲力亲为,把这次接待工作完成好。 反到是二流,还真的没有多少事了。 如今,这个场面已经有些不受自己的控制了。 管他们怎么样?自己躲在角落里大快朵颐,这样也不错。反正肚子饿了,先吃饱了再说。 这小笼包不错,也不知道是不是宾馆自己做的? 一笼八个也就一口一个,一分钟的样子,这八个就直接进了肚。 这才一笼,根本没有饱。 又端起了一笼,二流继续了。 到是没有发现,不远处,安可儿看着二流这么狼吞虎咽,眼睛都睁大了。 在她的认识的人当中,从来就没有见到过这样一个人,吃相如此不雅,而且还如此能吃。 二流确实能吃,这两笼包子下肚了,到是看向了旁边面条。 端起了一个大碗,又直接夹了一大碗的面条,坐在那边“扑哧扑哧”的直接吃了起来。 除了二流之外,其实还有人看到了二流这个吃相。 丁允山是党校的教务主任,正处的级别。在学校的时候,当然对二流有些了解了。特别是上次的评选优秀,以及这后面的跟踪培养,其实都是出自于丁允山之手。 二流,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之所以会进入视野,成为了优秀,获得跟踪培养,其实和上官青正的表扬不无关系。如果不是这突如其来的表扬,二流还真的不可能评为优秀,变成了如今得到学校重视的培养学员。 可是,这事情往往就是这么意外。 原本自己并不看好的一个人,反而折腾出了动静,弄出了花样。 “李部长,还是年轻好啊!” “你看看,小刘这一眨眼的功夫,就吃了几层小笼包。那个味口让我看着就觉得有了食欲。” 李明义不由也向二流那边看了看,笑了笑:“丁主任,还是现在这个时代好。像我们年轻的时候,这肚子什么时候都是饿着的,哪能够吃饱啊?” “现在到好,能够吃饱了,可这肚子又不争气,根本吃不了多少了哦!” 一代人有一代的经历,对于李明义和丁允山来说,他们那一代,可能对于六七十年代那些个讥荒的日子记忆犹新。 一天的考察之后,李明义几人离开了,当然不可能留在平湖,陪着钟书等人一直做调研。 至于丁允山等人在平湖,到是深入了连湖村,跟村民进行了座谈。 这个方面,到刘国强和陈宁俩人的能力得到了体现。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弄的,反正这几天的功夫,这村里人到是个个都夸二流好。 什么帮老人家挑水?帮大娘穿针,还真是很多鸡毛算皮的事情都说了出来。而这个丁允山反而就喜欢听这些鸡毛蒜皮的故事,认为非常的真实。 这么一调查,到是把一个深入群众一线,扎根基层的年轻扶贫干部形象给树立起来了。 在这反馈会上,得到了表扬,二流自己都觉得脸上发热。看来,这个项目自己不做好的话,估计也对不起这帮给自己说好话的乡亲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